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滤芯  甲带  减速机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了不起的指尖功夫——大休丝弦古琴斫制工艺

   日期:2023-09-09 08:43:5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评论:0    

大休丝弦古琴斫制工艺

古琴斫制技艺

 (大休丝弦古琴斫造工艺)

古琴又称七弦琴,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之一,自古有良质、善斫、妙指、正心“四美”之说,古琴制作和修复工艺是古琴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斫(zhuo)琴是指对古琴进行加工制作的技术,研琴师则是指具备专业制琴、调琴技术的匠人。

历史渊源

大休丝弦古琴斫造工艺,始于大休上人,他出家后常游历于苏杭等地,善斫琴,其所斫“天风海水琴”,刻有“妙墨须求淡远,元音更于和平,学本正心诚意,为仁莫觅长生”。

古代文献和考古资料证实中国传统古琴研制技艺至少有 3000 年以上的历史。

最晚至魏晋时期古琴的形制基本定型,已是七弦、十三徽、全箱式,和现在的古琴基本一样。

唐代被认为是古琴制技艺的一个巅峰时期,传世的唐代古琴实物中已经有“九德”皆备的佳品。

制作工艺

古琴整个琴体都为木质,唯局部配件可用其他木材,如玉、牙、骨等,弦为蚕吐丝织而成,手工艺复杂达200多道工序,耗时持久长达近2年时间才能真正完成一床丝弦古琴的斫制。

古琴斫制工艺包括选料、开胚、挖槽腹、面底板黏合、配件安装、贴麻布、上灰、打磨、定弦、上漆、推光、雕琴名、上弦等工序。

选材:选材须寻上百年旧的老杉木、老桐木和老梓木,没有疤结、没有裂纹、轻重适中的良材。

开胚:琴胚约长125厘米、肩宽22厘米、额宽20厘米、尾宽16厘米,在木料上锯出琴形,面板两侧刨圆。从龙龈至五徽处成直线,五徽至岳山处微低下,俗称低头,岳山至额可急坠。

挖槽腹:面板挖槽腹,中间厚20毫米,边缘为13毫米,有两个突起纳音,要对正底板的龙池、凤沼的出音孔。

面底板黏合、配件安装、贴麻布:近冠角挖一音池及近额处挖一韵池为半月形,底板有龙池和凤沼两个出音孔。

面板装好岳山、承露、冠角、龙龈、轸池,在面板龙池两侧落款与加天地柱,天柱为圆,贴在四徽五徽之间,地柱为方,贴在九徽十徽之间,其作用是为面底板作支撑和传音。

上灰、打磨、定弦、上漆、推光:合琴用胶是生漆加面粉调制,干后整体贴麻布,上灰打磨重复数遍直至平滑,整体上面漆数遍,再推光。

上弦:装上缠弦处为圆形雁足放于琴台上,台与焦尾的高度不高于 120 毫米,上弦调音,调弦与琴面的高低,岳山处一指高为 20毫米,龙龈处一纸高为 2毫米,即古人曰前一指后一纸之意。

传承保护

制造古琴是一门技术,但更是一门艺术,斫琴师是手工艺人,同时也是不传世的音乐家,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调制着心中的完美乐器,也为世人带来了一曲曲动听的乐曲。

如今,会弹奏古琴的人已经越来越少,而好的斫琴师也几乎绝迹,但是先人们用古琴谱出的那些音乐依然会一代代地流传下去,永不消逝。

2022年古琴斫制技艺 (大休丝弦古琴斫造工艺)被列入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文章来源:网络,有修改。

如有侵权,请致函即删。

欢迎原创投稿,稿酬从优。

往期精彩

瑞昌竹编:户户劈篾织笠箩

流光溢彩的景德镇珐华彩

赣剧:璀璨壮丽的江西戏曲文化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