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关于公开征求化工企业硝化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工作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日期:2023-09-09 07:35:5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21    评论:0    

关于公开征求化工企业硝化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工作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为全面提升硝化企业本质安全水平,规范和加强硝化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工作,进一步减少危险作业场所人员数量,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在吸取有关典型事故教训、认真总结三轮硝化企业安全专家指导服务和各地区自动化改造经验基础上,应急管理部危化监管一司组织编制了《化工企业硝化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工作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和起草说明(见附件1)。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3年10月10日。有关意见请填写《征求意见表》(见附件2)书面进行反馈,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xhfhsjw@163.com)。有关材料可登录应急管理部网站“互动-征求意见”栏目下载。

联系人及电话:孙君伟,19937993157;刘小歌,010-83933574、83933404(传真)。

附件: 1.化工企业硝化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工作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和起草说明

2.征求意见表

应急管理部危化监管一司

2023年9月8日

附件1:化工企业硝化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工作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提升化工企业硝化工艺装置全流程自动化水平,有效减少危险作业场所人员数量,严密防控重大安全风险,制定本指南。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涉及硝化工艺的化工企业(以下简称硝化企业)开展硝化工艺装置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全流程自动化包括硝化工艺装置及与其存在上下游关系的生产过程,通常包括原料处理、反应、后处理、储存、包装等工序。

硝化企业新建、扩建、改建硝化装置也应满足本指南关于自动化的有关要求。

二、总则

1. 硝化企业应优先开展工艺优化,降低工艺危险度等级。工艺危险度等级3级及以上的硝化工艺,原则上应采用微通道反应器、管式反应器等先进技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确实不具备微通道反应器、管式反应器等先进技术应用条件的,企业应对现有工艺技术组织开展安全可靠性论证,尽可能采取安全风险削减措施,形成报告报省级应急管理部门。

2. 硝化工艺装置应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最大限度减少现场人工操作。硝化车间(装置)现场操作人员(含巡检人员)同一时间不得超过2人。鼓励硝化企业建设无人车间、无人装置。

3. 硝化企业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工作应委托具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或化工石化医药行业(专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4. 自动化改造应满足《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4〕116号)提出的安全控制基本要求,并落实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报告和保护层分析(LOPA)报告提出的自动化建议措施。

6. 硝化工艺全流程、硝化车间(装置)的基本过程控制系统应设置自动(紧急)停车功能;自动(紧急)停车功能应在操作员界面设置软件按钮,并在控制室和现场适当位置设置有显著标识的物理按钮。

7. 硝化工艺全流程应根据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仪表完整性等级评估的要求,设置独立于基本过程控制系统的紧急停车功能,并在操作员界面设置软件按钮,在控制室设置物理按钮。

8. 硝化企业应按照《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规定,设置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应独立于基本过程控制系统,且在硝化工艺装置停车或控制系统失效后,仍能有效进行检测报警。

9. 硝化车间(装置)、硝化物料储罐(仓库)和涉及硝化物料后处理的装置设施,应设置现场声光报警和远程视频监控。企业应根据自身工艺特点,将硝化反应温度、硝化物料储存温度等关键工艺参数报警与现场声光报警联动。

10. 硝化车间(装置)设置有紧急排放与事故减缓措施的,在基本过程控制系统中应设置触发条件和报警,控制室应设置声光报警。紧急排放与事故减缓措施应实现远程控制(安全阀等泄压泄爆设施除外)。

11. 硝化工艺全流程涉及冷、热媒切换的,应实现自动切换。

(二)原料处理工序

12. 涉及可燃、有毒等原料相变工艺过程(如熔融、气化、升华等)的设施,应设置温度/压力远传、超限报警,并与冷(热)媒或泄放系统等联锁。

13. 固体原料在反应期间连续或分批加入反应釜的,应设置自动加料装置,并具备故障联锁停机功能。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仍具有爆炸危险性的物料(如硝化物料),不应使用气力输送系统。

14. 有超温、超压风险的储存设施应设置温度、压力、搅拌电流(功率、转速)等工艺参数的监测、远传、报警,温度、压力应与冷(热)媒、泄放系统等联锁。

15. 硝化车间(装置)内的计量槽或高位槽应设置高/低液位报警、高高液位联锁或设溢流管道。

16. 混酸配制应设置物料流量(重量)、比例、温度、搅拌电流(功率)、搅拌转速等工艺参数的监测、远传、报警,温度应与冷媒等联锁。

(三)反应工序

17. 硝化反应釜只能用于硝化反应,不能用于其他用途。

18. 硝化反应器单物料进料应设置流量超限联锁;多种物料同时进料的,物料间的流量应设置比例控制或超限联锁。

19. 硝化反应器的搅拌(循环泵)应设置后备电源供电。工艺危险度等级3级及以上的,后备电源应采用EPS应急电源供电。

20. 硝化反应器紧急冷却系统与反应温度及冷媒温度和压力进行联锁,并能自动启动。

21. 硝化反应器进料应设置可靠的双重切断装置,确保硝化反应器停机后自动切断进料。双重切断装置可采用调节球阀、开关阀、停进料泵等双重措施或措施组合,并与有关工艺参数进行联锁。

22. 在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可能相互影响的反应器、储罐(槽)等之间,应设置自动隔断措施。

23. 硝化反应釜应设置物料流量、温度、搅拌(循环泵)电流(功率、转速)、冷(热)媒温度、冷(热)媒压力(流量)、冷却水pH值等工艺参数的监测、远传;有关工艺参数应与反应物料进料、硝化剂进料、冷(热)媒联锁。

(四)后处理工序

24. 涉及硝化物的熔融、干燥、萃取等单元的温度应实现监测、远传,并与冷(热)媒等联锁。

25. 涉及硝化物的蒸(精)馏、浓缩单元的温度、压力、液位等工艺参数应实现监测、远传,并与冷(热)媒等联锁。根据蒸(精)馏过程风险评估结果,如果热媒温度超过TD24,涉及硝化物的蒸(精)馏釜、蒸(精)馏塔的再沸器等应配备紧急冷却系统。

(五)包装及储存

26. 硝化车间(装置)内的包装作业应采用自动化包装;硝化车间(装置)外的涉及硝化物的包装车间,现场操作人员同一时间不应超过9人。

27. 储存硝化物(包括含硝化物的物料)的储罐(槽),应设置温度、液位、搅拌电流(转速)等工艺参数的监测、远传、报警,并与进料流量及热媒等联锁。

28. 储存硝化物(包括含硝化物的物料)的库房应满足《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风险基准》(GB 36894)、《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GB/T 37243)对企业外部安全间距的要求,且应设置环境温度监控、强制通风、红外热成像监测报警和视频监控等安全设施。

29. 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罐区,应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要求,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其他危险化学品储罐应设置液位高、低超限报警和联锁控制措施。

(六)公用工程

30. 冷冻盐水、循环水等冷却系统应设置温度、压力异常报警和联锁自动停车等控制措施,冷却系统循环泵应设置备用泵,并具备自动启动功能。

31. 导热油炉应设置出口温度、压力、流量异常报警和联锁控制措施。导热油管进硝化车间(装置)前应设置紧急切断阀。

32. 蒸汽系统应设置温度、压力异常报警和联锁。热水罐应设置温度异常报警和联锁。

33. 仪表气供气系统应设置压力异常报警和联锁自动停车等控制措施。仪表气应设置储气罐作为稳压、缓冲设备,仪表气源应满足断电或供气源故障等异常后不低于30分钟的供气要求。采用备用压缩机组或第二气源的,应具备自动启动功能。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