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链式给煤机  无级变速机 

能源产业铺路,相城又要“起飞”了?

   日期:2023-09-08 14:08:5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20    评论:0    
全文阅读约6分钟
打出“能源变革”的发枪令,“合作共谋能源变革 共建共享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23国际能源变革论坛近日在苏州开幕。

今天所探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转化为明天可达成的高质量发展目标,现在的项目夯实未来的经济竞争力。
2022年是冲突和危机频发的一年,在冲突爆发后,能源成本高涨,供应链受阻,全球滞胀风险陡升。同时,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企业还面临绿色低碳转型、构建产业链新格局的问题。从2023国际能源变革论坛的议程设置来看,这些都成为了重要议题。
今年4月12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的《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坚持把能源保供稳价放在首位。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新能源更是作为双碳目标下的“杀手锏”,地方决策层拼时间、拼诚意、拼资源,使出浑身解数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跃升“解渴”。
相比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零碳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迅猛,已经表现出日益增强的市场竞争力,比如风电、光伏在很多地方的发电成本已低于煤电。这意味着新旧动能的转换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增长路径。

在分论坛2023长三角能源产业创新生态发展大会上,一边淘汰落后产能,一边布局先进机制,苏州相城区已然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双重优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破解经济增长、环境保护、能源节约不能同时兼得的“不可能三角”。
近年来,相城将能源技术融入企业转型,推动望亭电厂燃气机组建设,加速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创新。为了进一步支持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改造,相城还与相关商业银行共同开发了额度2亿元的专项金融产品,以低息贷款助力企业完成屋顶光伏、储能、节能产线技改等改造。
当前,相城正在试点开展双碳技术创新、“碳足迹、碳捕捉”、新型用能等示范项目,以此打造一批“绿色车间”“绿色工厂”。
江苏首批“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全省首个“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吉利集团布局“新能源汽车共享生态”战略性投资业务……国家新能源的浪潮里,苏州相城区就像一艘小船,奋力划桨,奔向远方,成为大潮里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
据了解,仕净环保、菱惠能源、一道新能源、哈博能源、琅润达等205家能源互联网企业在相城发展壮大,这些企业涵盖了新能源的“源”“网”“荷”“储”四大环节,年内产值近370亿元。
在这一过程中,除了企业的主动为之,相城政府也在主动为之——做好了规划和前瞻性、保障性方案,帮助当地民企抓住新能源战略赋予的时代机遇,开启了一个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正如相城区委书记沈志栋所言,作为“双碳”战略的坚定践行者,相城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建现代化的能源产业体系,产业基础愈发坚实、基建支撑更加有力、融合创新不断深入。

此前,湖南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落地在相城经开区,在相城区科技创新载体“大家庭”中,湖南大学苏州研究院拥有无限潜力,在汽车设计制造领域的先进技术推动者苏州汽车零部件上下游企业技术的提升。
湖南大学苏州研究院院长徐世伟感慨,相城在做一个很大的布局。“今天的会议有前端的氢能、关键零部件的开发探讨、智能制造的布局,贯穿上下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产业集群,有利于招商引资和当地产业的蓬勃发展。”
与会现场,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顾海东介绍,“苏州能源消耗总量大,约占江苏省的20%,加速能源结构的战略优化,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举措,是苏州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

我们所熟知的“双碳目标”,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是三个方面的重大转型:
一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更多依靠技术创新,发展新兴低碳技术和产业,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二是能源转型,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实现能源供给的清洁化和低碳化,最终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三是消费模式转型,改变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实行更加绿色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边是碳达峰碳中和,一边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两者能不能齐头并进?
答案是肯定的。
9月1日,苏州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工作意见》,氢能产业成为苏州市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的8个未来产业重点领域之一。氢能作为清洁的二次能源,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而这,也是相城发展的重点领域,并且也是早早布局。
在江苏省工信厅公示的2021年江苏省绿色工厂(第二批)拟入围名单,相城标杆性企业苏州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金宏气体生产的“高纯氢”正是清洁能源的一种。
目前,金宏气体在国内多地设有氢气工厂,氢气产能可达2400万标准立方/年。未来,金宏气体将在新加坡、越南等地成立子公司,使“相城造”清洁能源走向世界。
在论坛现场,相城氢能装备产业园规划发布。根据规划,氢能装备产业园主园依托“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航天科工空天动力研究所、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等先进研发平台和领军企业示范效应,加速产业资源集聚,重点发展氢能航空、航天动力装备研发与智造产业。
一个更加低碳环保的绿色相城,正在阔步走来。

新能源产业赛道上,光伏、风电、储能等细分领域各有逻辑。其中,储能是较为特殊的一个。因其政策驱动的属性较强,商业模式没有完全打通。但从长期来看,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储能已然成为“刚需”。
日前,腾圣技术中国总部落户苏州高铁新城,企业将利用先发产业链优势与苏州高铁新城在产业生态上共同发力,促进“储能产业创新微集群”的创建及发展……
位于渭塘镇的宝优际新建动力电池安全功能器件项目,致力于动力、储能电池电芯安全功能器件的研发和量产,预计达产后可配套动力储能电芯7.5亿套,实现年产值8亿元……
相城经开区所聚焦“双碳经济”产业方向,重构8.1平方公里北部高端制造业示范基地区域产业与创新生态体系,布局的先进材料应用,这其中就有储能电池材料……
按照应用场景,储能分为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其中,用户侧又分为工商业和户用储能。过去,以发电侧、电网侧应用为代表的大型地面电站占据了投资和装机主体地位,而反观如今的投资市场,多位业界人士却给出了用户侧及其中的工商业储能即将爆发的预期。

犹如一匹势不可挡的快马,能源产业已成为当下相城乃至苏州经济增长的引擎。
可再生能源的环保性无需多言,这已是共识。从能源安全的角度来说,各种测算表明,用中国国土万分之一的面积安装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就可以满足全国的电力需求。那么,石油天然气就不再需要进口了,能源安全就更有保障了。
在能源领域,数字技术可以直接参与能源的低碳化进程,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数字技术可以赋能千行百业,实现提质增效、节能降碳。此前,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与协鑫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启动国内首个能源算力中心。
双方要打造首个应用于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平台。目前,协鑫智算(苏州)中心项目一期已正式投入运营。协鑫智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源表示,“未来将专注于数字能源赛道,提供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和算力支持。”
算力概念跟整个能源板块是强关联的,一方面它可以带动发电端到电网以及储能,是一体化的发展,另外也可以很好地结合新能源的低成本优势,特别是在地域层面上,比如“东数西送”,通过这种地域上的结合,可以很好地进行相互间的协同。
东风徐来,创新潮涌,算力与能源接轨,变革方能为技术赋能。绘制“施工图”,亮出“责任图”,细化“进度图”,相城由此启航迈入新征程,奔赴创新产业集群的新蓝海。

大局是思考问题的“基点”,是开展工作的“靶心”,也是衡量效果的“标尺”。
其实早在相城与吉利集团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就能洞悉,吉利之所以愿意来到苏州来到相城,把相城作为新的腾飞起点,其中很重要一点,便在于拥有完整的汽车制造业产业链配套,并正在积极顺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浪潮,打造创新产业集群。吉利入相,自然也是嗅到了完整产业链中的商机。
“双碳”意味着一场新时代浪潮,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愿不愿意参与,它都将从方方面面影响社会发展和生活。国家宏观层面上要奔向碳中和、奔向美丽中国,这就是新旧动能转换,让我们知悉未来的财富点在哪里。
而今,各种迹象表明,面向新时代新发展,相城已经着力从政策信号变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能源的“能”,也是相城的“能”。“能”的背后,是政企连心,是一次又一次的“双向奔赴”,由此铺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必将行稳致远。
图片来源:2023长三角能源产业创新生态发展大会

作者:陶丽颖
公众号:长三角参议(ID):deep20190731

这是一条长跑路线,从长三角窥探中国未来

加微信可与作者交流

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凭什么?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