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红崖子沟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及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全县打造“五张名片”加快建设“五个示范区”整体布局,按照“党建引领、机制创新、产业主体、抱团发展”的思路,通过整合资源、健全机制、集成政策、优势互补,持续挖掘乡村产业发展潜能,加快搭建集体经济集聚抱团发展平台,创新打造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联盟”,初步形成了“立足村集体经济、多元产业布局、全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针对当前村“两委”干部专业素养不高,村集体经济增收乏力,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效能不高等难题,红崖子沟乡党委、政府在前期调研产业发展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充分研判各村产业、资源等因素,进一步量化乡域经济发展基础条件,依托各村基础条件和产业特点,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组织振兴引领发挥农村党支部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联盟”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全乡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按照提级管理相关要求,对实施的乡村振兴重点产业项目的5个村党支部选派能力过硬、经验丰富的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第一书记,指导开展党建工作、帮助发展村集体经济、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乡村产业发展找路子、出点子,实现农村党组织整体提升,为进一步带动产业发展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各村产业发展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实现产业发展“一盘棋”,切实推动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乡党委、政府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把到户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和实现富民产业壮大为目标,以强村带弱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为纽带,发挥党委统筹、支部引领、联盟带动作用,在探索区域化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机制,促进区域内党组织共同协作、共同促进、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联盟”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以强带弱、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基层党组织联动机制,切实打破了制约各村在产业融合、多元共促中的行政壁垒和封闭藩篱。同时,在产业联盟主导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出“联盟”成员中的各方优势,在促进农牧业发展、思路引导、人员培训、技术指导、机械设备服务,生产销售等领域通过建立区域化乡村振兴“联盟”,形成产业发展、农业生产、文化旅游、畜牧养殖等为一体的全产业发展链条。为实现乡村振兴快速发展、共建项目成效显著、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村集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当前农村产业发展不同程度面临发展要素分散、发展主体各自为政的困境,红崖子沟乡坚持“党建引领、区域联动、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产业兴农服务乡村振兴,通过在“联盟”中开展“五共”模式(服务组织共办、发展项目共建、产业帮扶共抓、干部队伍共育、优势资源共享)不断创新载体,加强互助合作,以区域抱团形式,用足用好资金争取、产业发展、项目实施等政策,帮助各村跳出“没资源难发展、不发展没资源”的制约,进而使各村在农业生产、畜牧养殖、文化旅游、手工业发展、劳务输出中由“一元发展”向“多元共促”转变,进一步整合资源力量,形成激活效应、集聚效应、互补效应,以兴农产业支撑带动乡村振兴产业经济共同提高,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红崖子沟乡将不断深化拓展乡村振兴产业“联盟”工作机制内涵,把党建引领内嵌于产业发展全过程,建立健全党建联建、产业共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等方面长效机制,不断优化基层组织设置、优化产业发展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激发强大发展合力,将产业“联盟”逐步打造成党建强、产业旺、乡村兴、群众富的党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新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