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行业视角 | 川渝低碳物流如何下好“川渝一盘棋”

   日期:2023-09-06 19:10:4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30    评论:0    
双碳目标引领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物流业既是能源消耗大户,也是碳排放大户。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2年二氧化碳排放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交通运输业碳排放超过84亿吨,约占全球总碳排放的23%。我国电动汽车的推广有效抑制了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增长,但碳排放量依旧保持在较高水平,2022年我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约占中国总体碳排放量(约121亿吨)中的10.4%。在交通运输业中,公路交通碳排放占比超过80%,其中公路货运的碳排放占60%以上。为了实现物流业绿色低碳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物流业绿色低碳发展,其中国家《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物流领域节能减排,推动绿色物流发展。
2020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23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川渝一盘棋,加强成渝区域协同发展,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推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物流业作为推动川渝协同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如何在川渝物流业低碳发展方面下好川渝一盘棋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在进行物流业碳识别的基础上提出川渝物流业发展建议,希望对于推动川渝物流业低碳协同发展有所裨益。


一、川渝低碳物流发展现状



对于碳排放进行识别是研究低碳物流的前提。为了研究川渝低碳物流现状,本文运用国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IPCC碳排放系数法对川渝两省市物流业碳排放量进行估算。目前,由于没有物流业直接碳排放量的监测数据,因此物流业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的测算一般采用国家统计局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能耗的统计数据来近似替代。
(一)川渝社会物流总额情况



四川物流业增长较快,重庆增长相对较缓
从社会物流总额来看,2022年四川社会物流总额为10.65万亿元,较2016年增加了74.94%。而重庆2022年社会物流总额为3.82万亿元,仅为四川的35.8%。在增速上,2020年后,四川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加快,而重庆增速相对缓。

12016—2022年社会物流总额(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物流年鉴、物流业统计公报

(二)川渝物流业主要能源消耗情况

经过查询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川渝两地物流业主要消耗能源包括原煤、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和电力结合中国能源年鉴所给折标准煤系数计算物流业能源使用情况。标准煤使用量=能源使用量*折标准煤系数

1能源折标准煤系数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年鉴



川渝物流业能源消耗结构呈现差异化特征
根据计算结果,2021年四川物流业主要能源使用量为1560.72万吨标准煤,为重庆的1.75倍。从物流业能源使用结构来看,柴油、汽油、煤油为四川和重庆物流业主要消耗能源。其中柴油自2018年以后长期成为四川物流业主要能耗类别,占比接近50%。四川物流业汽油和煤油消耗量2016—2021年整体处于下降的趋势;而重庆物流业柴油消耗量呈下降,汽油消耗量呈上升趋势,煤油基本保持稳定。在川渝物流业清洁能源使用上,两区域物流业电力消耗占比均呈上升趋势,且四川占比略高于重庆,但在天然气的使用占比上,重庆高于四川。

22016—2021年川渝主要能源使用量(万吨标准煤)

32016—2021年四川物流业能源使用结构

42016—2021年重庆物流业能源使用结构

5川渝物流业清洁能源使用情况

(三)川渝物流业主要能源碳排放情况

排放系数是指每一种能源燃烧或使用过程中单位能源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本文根据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出的能源碳排放系数对川渝两地物流业碳排放进行估算,即能源碳排放量=能源使用量*碳排放系数
2能源CO2排放系数表
数据来源: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



四川物流业碳排放量整体上升,重庆基本保持稳定
从计算结果来看,2016—2021年四川物流业主要能源碳排放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2021CO2排放量为6959.5万吨。而重庆物流业主要能源碳排放整体保持较为平衡2021CO2排放量为4628.3万吨。
62016—2021年川渝物流业CO2排放量(万吨)
数据来源:整理计算

(四)川渝物流业碳排放强度情况

碳排放强度是指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带来的碳排放量,其大小是衡量一个产业是否低碳发展的重要参考。为了进一步了解川渝碳排放情况,本文在碳排放量测算的基础上,进一做碳排放强度计算。碳排放强度(千克/万元)=碳排放量/社会物流总额


重庆物流业碳排放强度高于四川,川渝两地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
在碳排放强度上,重庆远高于四川。2021年重庆碳排放量为125.93千克/万元,为同期四川的1.8倍。四川和重庆两地区均在2017年物流业碳排放强度达到高峰,随后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72016—2021川渝物流业碳排放强度(千克/万元)
数据来源:整理计算

(五)川渝物流业碳脱钩分析

脱钩这一概念最早由物理学界引出,经常用来对环境、经济和能源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研究脱钩分析的模型主要有OECD脱钩指数模型与Tapio脱钩分析模型,本文选用Tapio脱钩模型,其将原有的初级脱钩、次级脱钩和双重脱钩三大脱钩指标细分为连接、脱钩、负脱钩三种状态,再根据不同的弹性值指标细分为弱脱钩、强脱钩、弱负脱钩、强负脱钩、扩张负脱钩、扩张连接、衰退脱钩、衰退连接总共八大类(见下表3)。下文为脱钩指数e计算公式,其中C为某两个时点碳排放的差值,L为某两个时点社会物流总额的差值。

3Tapio脱钩分析模型


川渝物流业脱钩状态不同步,重庆脱钩效果更好
根据脱钩计算结果,从20162021年整体来看,四川为弱脱钩,而重庆为强脱钩。具体来看,四川负脱钩与脱钩次数均为三次,且2018年—2020年均为扩张负脱钩状态,脱钩效果相对不佳。重庆经历了4次脱钩,且有两次强脱钩状态,脱钩状态较好。
4川渝物流业碳脱钩情况



二.川渝低碳物流协同发展建议



(一)制定促进区域物流业低碳协同发展政策

坚持川渝一盘棋实现川渝区域物流业低碳协同发展,政府部门要共同制定物流业低碳发展战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两地发改委要组织引导川渝建立物流合作机制,做好相关产业部门的协调工作,真正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首先,建立碳指标体系,评估整体物流业包括物流运输仓储批发零售和邮政消费的碳排放量,加强对物流业的调查预测和分析,搞好物流统计,建立一套碳排放测试与评价体系;其次,由川渝两地物流企业向物流行业协会报告碳指标计划,规划物流主体的减排和低碳发展计划,列出减排细节物流协会和地方发改委共同计量,最终确定物流企业的年碳排放量;再次,两地政府依据物流企业的规划碳排放量制定碳税政策,运用税收杠杆达到降低碳排放量的目的;最后,搭建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实现碳排放权的自由流转,达到既不损害企业利益又能有效保护环境的双赢
(二)加快区域智慧物流平台建设

为降低川渝区域物流业碳排放量,必须加快智慧物流平台建设,在物流过程中实现自动识别能够跟踪溯源做到实时应对最终实现智能优化的物流业务形态引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数据共享实现物流产业与其他行业的社会化协同,提升智能化水平
(三)促进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低碳化

实现区域物流业低碳协同发展,注重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要在建设项目全过程贯彻低碳区域协同的理念,从建设项目的各环节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同时,要应用低碳物流技术装备,应用高效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注重物流装备操作货物装卸机器保养和日常维护环节的低碳措施的应用除此之外,利用无人车无人机无人仓等高科技设施设备,实现区域物流运作流程的低碳协同
(四)促进交通一体化,构建智能交通系统

物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为物流提供重要的设施保障构建高速及时安全高容量低成本的交通网络,是川渝区域建立完善的物流渠道的重要前提充分利用川渝两地现有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网络,完成两区道路的衔接,促进交通一体化此外,构建智能交通系统是改善交通拥堵的重要途径智能交通系统能够使路网交通流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减少车辆碳排放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具体来说,研发基于车联网和导航系统的满足多式联运需求的物流快速识别实时跟踪与优化调度技术,推广无人配送技术,构筑智慧交通综合管理平台



四川物流产业研究院




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


行业视角 | 浅析我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意义与布局

政策解读 | 《关于布局建设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的通知》

转载 | 关于布局建设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的通知

转载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布局建设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 推动构建高效顺畅的现代流通体系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