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展览展讯 | “读山与掘井——砂金油画作品展”9月9日在京开幕

   日期:2023-09-05 19:41:2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36    评论:0    

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中国油画小镇

本文内容源自 |  ART大家  |



读山与掘井­
砂金油画作品展

学术顾问
妥木斯

学术主持
贾方舟

学术策划
杨飞云  朱春林

展览监制
孙志义

展览策划
王鹤

执行策展
罗岚  额尼斯

展览统筹
王健  徐欣欣  罗岚

展览执行
汪洋  王波  徐世伦

展览设计
石磊

学术支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主办单位
中国油画学会

承办单位
云上美术馆

协办单位
内蒙古美术家协会
内蒙古艺术学院
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
妥木斯工作室
内蒙古佳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展览时间
2023年9月9日-10月7日

开幕式时间
2023年9月9日(周六)15:00

展览地点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文化新街1704号
云上美术馆


砂金(胡沙金),1955年出生于内蒙古哲里木盟,蒙古族,现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油画专业委员会委员、特聘研究员,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第四届油画艺委会委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

 前  言 

“读山”与“掘井”

贾方舟

砂金从事油画艺术创作,已有四十余年的历程。即使从他的成名作《红云》算起,也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漫长的艺术历史进程中,砂金始终处在不断求知、不断研究又不断创作的过程中。他在本科毕业近十年后,又先后三度求学——1987年师从著名画油家妥木斯,完成硕士学位的研习;1995年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油画研究室深造研究,师从著名油画家绢谷幸二;2007年再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做访问学者,师从著名油画家钟涵......因此可以说,他的持久的创作热情和执着于艺术的深入开掘正是在他不断求学的过程中激发出来的。如今的累累硕果不难从他的个展中得到印证。

砂金的艺术在两个层面上得以呈现,一个是在他作品中凸显出来的强烈艺术个性,一个是他在油画本体语言上的反复推敲和个人化的形式建构。无论是从内蒙古油画群体的视角看,还是从中国油画这支庞大的队伍看,他的作品都不难呈现其独特的艺术个性。

砂金的艺术个性很难用无处不在的“表现性”或“写意性”来描述。如果是在现实主义盛行的五十到七十年代,具有狂放、野性的表现主义色彩,或挥洒自如的传统“写意”精神,均可谓一种个性化的表现,但在相当多的油画家都在试图摆脱学院写实的今天,“表现性”或“写意性”再难构成独立的个人化的语言风格。当然,就总体而言,砂金的艺术被归类在这个领域也没有什么不对,只是仅仅这样还不能准确描述砂金独特的艺术个性。尽管砂金在漫长的艺术进程中在形式语言方面曾有过多种尝试,但在油画本体语言的探究中,他最终还是无法离开他作为一条“蒙古汉子”的“根性”。他的内心始终坚守着一种连自己也无法摆脱的“执拗”,而正是这种执拗的个性,成全了砂金的艺术。

所谓“蒙古汉子”的“根性”,其实就是以隐性的方式遮蔽在他个性深层的“族性”。在这里,你能从他的艺术中隐约感受到一种深藏于心、以内敛的方式溢出的精神张力。这种长期遮蔽于精神深层的“族性”,就像你倾听“呼麦”的感觉,那嗡嗡的重低音,仿佛要掘地三尺,笃实、厚重而直击心灵。砂金面对他的画布,何其不想掘地三尺,凿出一口深井!

事实也是如此,砂金的画让我感到,面对一个客体,他不是在轻松地“描绘”,更不是在客观地呈现,而是在言之凿凿地“确认”,确认他看到的那个“东西”!用他笨拙的秃笔凿啊凿,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才善罢甘休!他像一个倔强的老头儿,必须把他强烈感受到的东西和盘托出为止。因此,即使很抒情的风景,也会被他弄得面目全非,直到不得不确认其“拙劣”、确认这才是砂金的“风景”。砂金的本领就是真正能做到“弄巧成拙”!“拙”到只有砂金才有的一种审美品格。如高更在赞赏塞尚的作品时说:再没有一幅杰作,更像一幅拙劣的画了!

砂金的画除了一种笨拙的美,还有一种稚拙的美。他画的“马”系列和“骑射”系列,单纯稚拙到像孩童般天真。那些色彩单纯的小马,一个个像充满童心的顽皮的孩子。其实,对砂金而言,作为一种美学品格,稚拙也好,笨拙也好,既是他所心仪的、也是他与生俱来。好像他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熟能生巧”。抑或他想要的就是“宁生勿熟”,“宁拙勿巧”。他的“搏·克”系列,没有画摔跤的情节,而只画准备出场或正在出场的摔跤手。因为摔跤手的出场,那仪式化的动作憨态可掬,他们试图耀武扬威,但动作本身却显得僵硬笨拙。体态的形式与他想追求的造型语言正相吻合。即使在砂金早期的创作中,草原生活在他的笔下也总是那么朴厚凝重,从没有轻松、明快的气息。

砂金本次个展的主题词是“读山”,按我的理解,油画本体就是那座“山”,而他需要用一生的精力去“读”,并且永远处在识读的途中。而他的艺术个性,也正是在他不断“读山”的过程中,不断对油画本体语言的长期求索、修炼中自然生成的。他也曾尝试探索风格不同的形式语言,但最终都在他执拗的内心呼唤中放弃。他用自己的方式坚守着油画之“本体”,潜心于形式的建构、色彩的纯化,且持之以恒,从不见异思迁。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各种新观念、新媒介、新形式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展览空间,给观众带来各式各样的新感受,以及各种好奇、各种惊艳、各种陌生和意外。作为传统样式的油画还有什么可以坚守?还有什么可以持久吸引观者的魅力?如果没有,坚守在这个领域的意义又何在?砂金的画可以证明,他用粘稠的秃笔建构起来的“绘画性”,正是任何别的媒介或样式无可替代的。“绘画性”是油画在当代唯一可以存活的理由。所谓“绘画性”,就是指一幅画在完成过程中留下的富有魅力的“绘画痕迹”。一幅画只有通过画家特有的笔触、线条和色彩一步步呈现出它的魅力。而由这种“绘画痕迹”所显现出来的“绘画性”,正是油画在其本体意义上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这种“绘画性”当然也可以表述为一种“表现性”或“写意性”特征。我之所以选择“绘画性”这一概念,是因为“表现性”更倾向于表达主观,表达一种非理性的生命激情和神经冲动,从而呈现出一种骚动不安的灵魂状态。而砂金的画不是一味地非理性的“主观表达”;而“写意性”这一概念又多了一种传统“程式化”的“熟能生巧”的意味。砂金的画不仅具有一种主体性情的抒发,还具有在绘画“本体”意义上求索的意向。或者说,也正是他在油画本体意义上的持续求索,才建构起属于他自己的艺术个性,从而使他在众多油画家中立于不败之地。
2023.8.16于京北槐园





砂金油画作品欣赏

《阿尔山之绿之六-黑云》

80x65cm

2006年

《博鳌的椰枣》

80x60cm

2021年

《博克系列之三》

50x60cm

2014-2015年

《博克系列之四》

50x60cm

2014-2015年

《博克系列之十》

65x80cm

2010年

《博克系列之十二》

75.5x60cm

2015-2019年

《草棚》

60x50cm

2010年

《朝晖》

80x60cm

2013年

《春游系列-姐妹们》

100x90cm

1998年

《东乌旗写生》

40x30cm

2009年

《东乌旗写生》

40x30cm

2009年

《东乌旗写生》

60x40cm

2009年

《冬系列之三》

80x100cm

2022年

《读山系列》

80x49.5cm

2012年

《读山系列》

73x55cm

2013年

《读山系列-月色》

160x65cm

2015年

《风景系列-土山下》

54x45cm

2002年

《海南系列》

60x50cm

2021年

《海南系列》

60x50cm

2021年

《黑云》

160x65cm

2009年

《红装》

100x170cm

1989年

《桦林秀》

65x80cm

2009年

《喀什庭院》

100x80cm

2005年

《门外是海》

60x60cm

2005年

《蒙古妇女系列之三》

62x80cm

1995-1997年

《蒙古姑娘》

50x60cm

2002年

《年轻的母亲》

100x80cm

2022年

《骑射系列》

100x80cm

2012-2015年

《骑射系列》

100x80cm

2012-2015年

《泉州写生-惠女家园》

60x80cm

2017年

《泉州写生-闽南的红灶台》

60x80cm

2017年

《人物与马》

97x40cm

2008年

《水与绿色》

38x45cm

1999年

《太阳沟写生系列》

55x70cm

2019年

《太阳沟写生系列之四》

70x55cm

2019年

《添漫梁写意之三》

70x60cm

2011年

《托克托风景系列-老房子》

54x45cm

2002年

《威海系列-老船厂》

80x60cm

2017年

《威海系列-渔码头》

80x60cm

2017年

《西班牙写生系列》

60x80cm

2016年

《西班牙写生系列-摩尔人的城》

160x60cm

2016年

《西班牙写生系列-圣城托莱多》

160x60cm

2016年

《小青马》

80x60cm

2012年

《新疆写生系列》

60x40cm

2023年

《新疆写生系列》

60x50cm

2023年

《新牧民系列》

80x100cm

2022年

《夜》

90x90cm

1990年

《夜》

80x60cm

2012年

《雨林》

80x60cm

 2008年


01. 油画小镇威海市文艺创作基地挂牌

02.  “同艺世界 同一梦想” 国际文化交流看这里

03. 中国油画交易中心与您相约深圳文博会

04. 捻船——正在逐渐消失的老手艺

● 扫码关注 中国油画小镇 ●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