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滤芯  甲带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中小企业依托“专精特新”发展发挥产业链补链强链作用

   日期:2023-09-05 11:58:5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评论:0    




作者  赵 晶  孙泽君  程栖云  尹曼青

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原文刊发  《中国工业经济》2023年第7期,原标题为《中小企业如何依托“专精特新”发展实现产业链补链强链——基于数码大方的纵向案例研究》。



研究背景

中国现已形成工业门类齐全的完备产业体系,但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及基础软件等产业配套领域能力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亟需一批企业专注细分领域持续深耕,支撑产业链韧性与稳定性。而这些产业配套领域多具备分类细、共性内容少、单项产品总产值低、技术攻克难度大、研发周期长的特点,仅靠大型企业单打独斗难以覆盖所有细分环节达成产业链的全面联通,更需要中小企业提供零部件、元器件等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发挥补链固链强链作用,实现有序协同。实践中,已涌现出一批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方向做专做深,结合产业需求进行长期的研发投入与工艺积淀,不断取得配套产品和服务的技术突破,逐步成长为“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这类企业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其提供的零部件、元器件等配套产品和服务涉及面广、分类详细且性能和精度较高,能有效填补产业链技术空白,满足产业链配套需求。在这一实践背景下,聚焦中小企业探讨其实现“专精特新”发展并发挥产业链补链强链作用的具体路径与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近年来,本土科技企业屡遭美国贸易管制、芯片设计EDA软件被断供,哈工大MATLAB数学软件被禁用等事件频发,工业软件国产化迫在眉睫。工业软件是工业技术软件化的成果,渗透和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工业领域的研发制造过程,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和大脑,在十四五期间被国家列为产业基础“新五基”之一。目前国内主流工业软件产品大都被外国厂商把控,已然成为关系产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工业软件企业数码大方多年来深耕研发设计类软件领域,已经成长为掌握三维CAD软件自主内核以及主流商用引擎融合技术的公司,并在2021年被评选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探究数码大方聚焦产业关键环节实现“专精特新”发展的实践能为中小企业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战略指引,同时为政府制定“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启示。

研究发现

赵晶、孙泽君、程栖云和尹曼青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3年第7期的论文《中小企业如何依托“专精特新”发展实现产业链补链强链——基于数码大方的纵向案例研究》,纵向解构分析了工业软件行业中小企业数码大方的发展历程,采用“中小企业行为—协同配套过程—补链强链结果”逻辑链路,构建了中小企业依托“专精特新”发展实现产业链补链强链的理论框架。通过案例研究发现: 

(1)专业化深入实现卡位补链、精细化集成实现耦合固链和生态化协作实现联动强链是中小企业依托“专精特新”发挥产业链补链强链作用的三个阶段。其中,专业化深入描述了专注细分市场完成核心技术突破和产品开发的行为,奠定了企业“专”和“新”的发展趋势。精细化集成概括了围绕产业和客户需求将核心技术和产品做精做细的行为,形成了企业“精”和“特”的成长方向。生态化协作总结了通过技术溢出和产品开放将企业软件生态融入整体产业生态的行动,实现了更进一步的“链”和“品”发展。

(2)中小企业依托“专精特新”发展为产业链协同配套,发挥补链强链作用。专业化深入阶段,企业主要协同具备异质性资源要素的产学研用主体达成技术突破和产品开发,为制造企业提供满足普遍性能需求的通用产品,填补产业链短板。精细化集成阶段,企业聚焦客户这一需求主体进行协同互动,为不同行业和规模的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配套产品,衔接耦合产业链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巩固产业链稳定性。生态化协作阶段,企业以自身技术能力溢出为核心与产业链上其他创新主体协同合作,带动产业技术发展,提供前瞻性配套产品和服务,通过技术能力在产业层面的联动共享强化产业链技术基础。

(3)每一阶段,中小企业的“专精特新”发展与产业链协同配套过程互动耦合,形成了“企业行为—协同配套过程—补链强链结果”的逻辑链路。

研究启示

本文为中小企业如何实现“专精特新”发展并发挥产业链能动作用提供相关建议,并为政府引导扶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启示。

(1)中小企业需利用有限的资源深耕行业细分领域,实现技术聚焦和商业化聚焦。聚焦技术,中小企业要注重规避自身资源劣势,专注细分领域进行技术积累从而建立竞争优势,更要结合用户需求实现技术快速迭代和成熟。聚焦商业化,中小企业要以“干中学”、“学中干”的方式完善打磨产品,为用户提供定制化、个性化、整体化的解决方案,进而实现应用场景渗透。

(2)中小企业需要强化产业链思维,发挥产业链协同配套和补链强链作用。中小企业要梳理好产业链薄弱环节和配套需求,为产业链关键环节提供配套产品或服务,协同突破产业链断点堵点卡点问题。中小企业可以通过重大项目和国家课题揭榜攻关、重点产品和工艺“一条龙”示范应用、产业链创新联盟建设等方式积累创新能力。提供协同配套服务时,要注重与产业链上伙伴进行生产、创新和数据方面的协同共享,相互赋能,反哺行业。

(3)政府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精准识别并扶持重点领域具备创新潜能的中小企业。聚焦新兴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精准识别具备创新实力和增长潜力的中小企业,根据企业所处行业与地区、企业成长阶段进行分类指导和扶持,实现政策的“精准滴灌”。政府还可以优化产业内要素资源配置,推动科技、金融等创新资源向中小企业集聚。协调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等为中小企业开放创新资源,通过开放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资源数据库、打造公共基础科研平台等方式惠及中小企业。此外,政府作为“架构者”要充分发挥政策顶层设计的指引作用,促进重点产业大中小企业协同配套和融通发展。引导核心企业为中小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和生产要素、搭建共性技术平台,实现大中小企业间设备共享、产能对接、生产协同,推动优质中小企业融入行业龙头企业供应链创新链,打造产业链命运共同体。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论文数据公开情况:
论文附件已在《中国工业经济》网站
http://ciejournal.ajcass.org/公开,清单如下:

正文未报告部分

如在科研工作中使用了作者提供的数据和程序等附件内容,
请务必在研究成果上注明引文和下载附件出处

参考文献引用范例:
[1]陈伟泽,陈小亮,王兆瑞,陈彦斌.长期TFP增速变化对双支柱调控框架的影响研究——兼论双稳定目标的实现策略[J].中国工业经济.2023,(1):19-37.
如果研究中使用了未在杂志纸质版刊发、但在杂志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开发表的数字内容(包括数据、程序、附录文件),请务必在研究成果正文中注明:
数据(及程序等附件)来自陈伟泽等(2023),详见《中国工业经济》网站http://ciejournal.ajcass.org/附件。

推文主编:覃毅

推文编辑:培育

往期回顾

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2023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2023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2023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2023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2023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2023年第7期目录及摘要

点击封面 订阅包邮



《中国工业经济》是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综合性权威理论刊物,重点覆盖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等学科领域,专门刊发以重大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引领性、规范性最优秀研究成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点资助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学术期刊;曾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最高层次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期刊特别奖(2020)、第二至四届优秀期刊奖连续3届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工业经济类第一名(历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顶级期刊(2022),连续11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2022)称号,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学术期刊(历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核心会刊。



阅读全文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ciejournal.ajcass.org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