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在茶馆假装清醒的第n天,n=2538。
马上又到中秋了,不知道同行们有没有觉得这个所谓的我们这个行业的“旺季”,近几年好像没那么旺了?甚至出现销售减半等“断崖式”下滑?
其实,这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了,而第一次发生在十年前,那时候我还没有开茶馆,但是一直没少关注茶行业的动态。
2014年前后因为某些政策和大环境的原因,主靠“走渠道”的销售方式已经初现“穷途末路”,所以很多以“走渠道”为主的茶叶店都陆陆续续关门了,留下的是零售为主,或者渠道和零售“双腿走路”的店面,当然这个零售指的不仅是礼盒的零售,更重要的是个人购买茶叶的零售。
2016年,我开始做茶馆,果断把渠道去掉,增加了茶水这一块,零售方面更注重个人(喝)购买茶叶,而礼盒的零售属于锦上添花的事情,卖的好固然好,卖得不好也不对茶馆整体销售产生太大的影响。
从开始做茶馆到现在,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个行业靠渠道也好,靠中秋和过年这两个大的节日也罢,都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开始影响身边能影响的所有人,由不喝茶开始喝茶,由喝茶开始了解茶,由了解变为喜欢,由喜欢变为一种日常的生活习惯。
所以,越来越多的身边的人开始接纳来茶馆喝茶的生活方式,并并把这种当时逐渐养成一种生活习惯,这样也间接带动了个人购买茶叶,拿回家或者拿回办公室去喝,持续不断的加强对茶的喜爱,以及巩固每天都要喝茶的习惯。
自以为是的以为,这,才是茶馆和茶行业的正途。
仅仅是个人的一点点很浅显的看法,请茶友和同行们多多指正。
我是唯一主泡桌收费茶馆--昭君茶馆掌柜的,每天都在用我这杯世间最淡的茶兑你们这杯世间最浓的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