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着重明确要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构建民营企业源头防范和治理腐败的体制机制。紧跟《意见》脚步,7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草案》修改补充刑法7条,主要变化为:加重对行贿行为的打击力度;行贿受贿行为法定刑相匹配;对民营企业内的腐败犯罪进行规制。《草案》与《意见》紧密呼应,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8月29日上午,在张江机器人谷,来自先进制造业、互联网、产业研究、法律服务、自媒体、投资业等不同领域的经济界人士共同围绕《草案》进行热议。这是浦东新区工商联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长宁区虹桥街道,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长宁区人民法院联合开展的立法征询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挂职干部、长宁区虹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袁泉主持活动。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办公室主任毛新民指出,通过“国沪联动”的方式,很好地将全国、市级各立法联系点串联了起来,更广泛地征集来自民营经济统战领域的宝贵意见建议。
活动中,来自不同领域的民营经济人士各抒己见,在头脑风暴中,有彼此赞同补充,也有不同意见的碰撞。
“我认为这是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首次参加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的区工商联青商会监事单位、上海申同律师事务所的朱羽丰表示,“目前我国刑法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刑法保护上并不统一。”
“建议结合当前形势,积极酝酿,抓住时机,对个别条例的相关条款进行修改”,多位与会的民营企业家提到,“民营企业中,处于初创期、发展期的企业占比较大,此类企业或多或少存在发展方向不明确、业务条线不清的问题,因而在公司股权结构、组织部门架构、人员分工、关联公司交易等方面存在交叉和混同”
《刑法》是国家基本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保障性地位,对于打击犯罪、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刑法》如何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浦东工商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人大常委会各立法联系点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与实践,通过联动的方式,广泛征询来自民营企业的意见建议,畅通“民意直通车”,将民营企业家的声音传递至国家立法机关。
流程智造、福网信息、张通社、良信电器、浦东投控、上海浦东联合法律服务调解中心、尤尼泰税务师事务所、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申同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