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近日,清华大学机械系的一名博士生与7名来自不同院系的本科生组成实践支队,前往山东李鹊镇开展支教活动。在授课之余,队员们前往当地的红色基地和代表企业进行参观和调研,对当地的红色文化和产业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工业

▲ 队员们在实践调研时的合影
队员们首先前往了奥星石化的生产基地。奥星石化是李鹊镇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奥星石化的规模在广饶县位居中游。这座工厂于1993年开始运行,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坐落于此。
队员们首先参观了企业的安全培训空间,有许多员工在此处进行答题和培训。之后在中控室,也可以看到厂房各处的监控和热成像设备全天有安全负责人进行监管。可见企业对生产安全十分重视。之后,队员邀请了员工代表进行座谈。

▲ 队员们与员工代表进行座谈
在座谈过程中,员工代表提到,工厂自运行以来就十分重视环境保护,通过多种技术进行有害气体的后处理。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下,他们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减少排放。至于产品销售,代表表示,出口的比例不低,但出口主要依靠国企,因此企业也在招收国际贸易等方面的高科技人才,开拓出口新渠道,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农业

▲ 队员们参观大棚的灌溉设施
随后,队员们参观了当地的一家农业企业。在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进入大棚,近距离观察作物的滴灌喷灌技术和水肥智慧化调控设备。随后,他们与负责人进行了座谈。

▲ 队员们与负责人交流
在与负责人的交流中了解到,她于2015年返乡创业,在相关政策支持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置了先进的设备。同时,企业也积极与山东省农科院合作,推进先进技术的试点工作。企业努力追求节水以及农药、化肥的低量高效,以期减少污染并保持土壤肥力。在谈及经济效益和未来发展的问题时,负责人表示,虽然粮食作物的经济效应不高,仍然可以通过提升产品定位、延长产业链等方式提升效益。

红色基地

▲ 赵家庄伏击战史迹馆
最后,队员们前往赵庄村,参观了赵家庄伏击战史迹馆。1938年2月,八路军在此处伏击日军运输队,击毙日军28名,击伤12名,击毁汽车两辆。这是东营地区抗日的第一枪,打击了敌人的气焰。

▲ 队员们参观史迹馆内的展览
队员们通过工作人员讲解、旧照片和微电影等多种途径了解了战斗发生的全过程,感受了当地的红色传统与血脉。“这场战斗虽然规模不大,却也足以体现革命先辈们的智略与英勇。”一位队员如是说。
编辑 | 郭昊东
图文 | 清华大学机械系赴李鹊镇支教实践支队
排版 | 郭昊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