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地球第三极:区域公共品牌突围的“藏地密码”

   日期:2023-08-29 10:51:2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21    评论:0    

如果有机会,你想以怎样的词汇来为西藏定义。神秘,风景,超脱,远方?如今,西藏有了一个全新的代名词——“地球第三极”,带着364万人,120.28万平方公里土地,向世界传唱新的藏地传奇。
“地球第三极”区域公共品牌以“山之极,水之极,人之极”为品牌理念,整合区域特色产业,共享品牌势能。2023年5月,“地球第三极”以累计投入品牌建设专项资金1.7亿元,高达148%的投入产出率,获得4.22亿的品牌价值评估。
“地球第三极”,以一个综合品牌+两个破局抓手+一个破冰着力点的组合为路径,放大西藏认知效能,走出了一条藏地品牌的突围之路。

一个品牌,唤醒全域产业

4000米的高海拔与独特的气候气温,造就西藏地区大量特色产业,同样也导致了区域内产业基础薄弱,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
“地球第三极”,大刀阔斧的打造全域全品类品牌,力争实现以一个综合品牌带动区域发展目的,凭借“西藏”这一高识别词汇,建立起强力认知区隔带。由一个出口发力,加速市场化进程,将区域品牌价值赋能产品,进而倒推产业基础建设及产业规模扩张。
据相关信息显示,地球第三极拉动社会总投资达17亿元以上,营收增长率较三年前实现近1373%的提升。
“地球第三极”积极开展商标注册工作,至今已完成国内45个大类,600余个小类的商标注册。将区域内更多优势资源、特色产品聚合在“地球第三极”品牌之下,用一个综合性品牌的成长激活全域产业的发展。
对于区域公共品牌而言,全域全品类的做法相当危险,极易引发特色产品失去特性,丢失品类指向等问题。但“地球第三极”借助“西藏”这一具备强生命力的地域词,将产品特色掺入地域特色之中,使得产品获得独特占位。
产品烙上藏地印记后,自然便拥有高溢价空间。但较差的交通通达度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造成B端铺货与C端识别的困难。在并不缺乏品牌高度情况下,还需强化“地球第三极”与“西藏”捆绑,并提高市场发声频次,加快藏地产品走出西藏。

两个抓手,破局一锅乱炖

全域全品类打法下,不可避免的存在缺乏明确品类导向,引发资源协调困难等问题。地球第三极以行业协会+赛道区隔两大抓手破局一锅乱炖的问题。
地球第三极成立品牌行业管理协会。成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行业与行业之间纽带,统一资源统筹步调,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发展格局。同时,协会牵头打造优选标准平台,联合中检集团与天猫国际,建立了集检测、认证、溯源、保险等服务于一体的标准平台。
2021年颁布《西藏农特产品系列标准》,2023年地球第三极优选标准平台《岗巴羊养殖和流通数字化运营改造项目》荣获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产业协同类三等奖。
品牌运营过程中,依据市场规模,产品特点,区域特色,搭建3+N的产品赛道。以“天然饮用水”“青稞产业”“牦牛产业”为三大主跑道,加大资源倾斜力度,着重提高附加值,完善产业链条。
饮用水产业:培育天然饮用水生产企业38家,建成水生产线6家,设计总产能500万吨/年,打造中国驰名商标1个,直接带动就业近万人。
青稞产业:青稞播种面积约211万亩,年产量超越80万吨,产值突破32亿元。培育青稞加工企业53家,年加工产值11.57亿元。
牦牛产业:建成牦牛繁育基地21个,年育出栏7万余头,培育企业160余家,加工业总产值达57亿元,形成了以食品、毛纺、皮革、生物科技为核心的多级产业链组合。
3+N的赛道结构,加速饮用水、青稞、牦牛等产业扩大从作坊式经营迈向规模化,标准化的步伐,成功摆脱“规模效应”差的问题。
建立优选标准平台,为西藏地区企业发展提供明确方向及样板,同时溯源及保险的完善,成为品牌又一层保护壁垒。依据目标市场的不同,选择主力单品,倾斜宣发资源短期内打爆一个单品,形成1拖3,3带N的传导式产品矩阵。

一个发力点,破冰出藏困局

受困于地理位置因素,藏品出藏成为一大难题。地球第三极开启以藏文化为发力点的借势起势之路,探索藏品出藏新路径。
联动中央电视台,拍摄《走进西藏·高原之歌》大型纪录片;携手北京服装学院郭瑞萍教授,联合呈现“天赋--地球第三极喏酷服装发布会”;联合西藏博物馆,共同打造文化创意与独特风味兼具的地球第三极X西藏博物馆·青稞糕点,成功走出一条借势起势之路。地球第三极董事长格勒巴桑表示“地球第三极将从自身定位与优势出发,加强与特色产业、区域品牌的联动与培育”。
以西藏优秀文化品牌为着力点,搭建起一座座“走出去”的桥梁。开展“西藏文创双城记”系列活动,多次亮相进博会、消博会、糖酒会等国内大型展会,吸引更多从业者和消费者对“地球第三极”品牌的持续关注。
藏文化背负着特色产品迈向全国乃至全球化之路,藏品出藏,不应只停留在形象出藏,更要匹配每次借势造势的活动内容,链接渠道,辅助企业做好转化,实现快速变现。

地球第三极的品牌突围之路,更是一个省份的突围之路,深厚的产业资源却缺乏与之对应的基础规模,将特色产品聚拢于“西藏”一词之下,自然孕育产品的独特性,又将有限的资源重新划分,以强带弱,以先带后,坚持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原则下,最终实现全域产业大发展。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