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发挥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校作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按照学校关于开展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202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我系成立了“探访特色文化,见证新时代发展,助力辽宁振兴”发展成就观察团,团队于8月23日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

姓名:王智
班级:工程机械21-4
实践团队名称:“探访特色文化,见证新时代发展,助力辽宁振兴”发展成就观察团
实践地点:沈阳工业博物馆,沈飞航空博览园
心得体会
此次我们机电工程系团总支成立了 “探访特色文化,见证新时代发展,助力辽宁振兴”发展成就观察团,很荣幸作为团队的一员,走进了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的沈飞航空博览园和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的中国工业博物馆。
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就是在辽宁诞生的,我望着国徽,心中难免产生了一份悸动,爱国之心油然而生。我是机电系的一员,我在每天的训练,学习,挑战中追寻着自我,立志为中华民族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做新时代的大学生,我要在老前辈们身先士卒的基础上砥砺前行,他们为我们打下来的和平年代更是为了中国更好的发展,我又怎能虚度光阴,铸造华夏之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博览园里除了大量的展品,还有许多建造者的身影,反映出军工战线为国防事业无怨无悔的拼搏献身精神。特别是歼-15舰载机工程的总指挥罗阳,他在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因公殉职,年仅51岁,其事迹在博览园中辟有单独的展厅,以缅怀这位为祖国蓝天耗尽最后一丝精力的英雄。其实,像罗阳这样将青春与生命献给军工事业的一线人员还有很多很多,只是他们默默无闻不见经传而已,正是他们撑起了我们国家一片安宁的蓝天。
我一面聚精会神地看着展厅中的飞机模型,一面暗自赞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速度,当得知沈飞创造了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十个第一后,我感到非常骄傲,为中国的腾飞骄傲,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成就骄傲,这也更坚定了我为航天事业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立志航天报国、强军富民的伟大抱负。东北作为建国后的老工业基地,为中国发展贡献出了不可磨灭的力量,被誉为“共和国长子”。
国之重器的背后定有挺起的脊梁,军工战线上的好儿女,都是国家的栋梁,都是民族的骄傲。每当我触摸到熟悉的装备时都会有种自豪感,要知道在当年小米加步枪的时代,革命先烈们用着落后的装备却打赢了一波又一波,他们所能胜利的原因,或许是为了和平不再是当时的假象,为了后辈不会在打仗,让我们的世界不再充满硝烟。
我有幸生活在这盛世,恰逢其时,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脚踏实地,唯有夯实基础,用知识和思想来武装自己,拒绝当下的诱惑,将星星之火传给下一代。






天天机电报
初审初校:张晓婷老师
复审复校:吴哲老师
终审终校:高洪波老师
制作人:杨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