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点亮末来。国家助学政策给无数学子带来了希望。近年来,国家为了让更多贫困学生都能够进入大学,得以深造。分别在学校设立了国家贫困助学金和奖学金,此此之外,还在相关地区设立了贫困助学贷款。这一举措无疑圆了无数心怀梦想的学子,可谓是真正地使“助学、筑梦、铸人”理念内化为心,外化于行。


一、实践内容
今年暑假,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技能,我院组织受助优秀学生担任“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开展了以下三方面活动。
(1)爱心支教
萤火点点暖人心,爱心支教传温情。为了让更多的孩子看到求学路上的希望,同学们组织举办了爱心支教的活动。投身支教事业,用心去关爱、引导和教育孩子们。每一天都充满热情和动力,为孩子们传递知识和爱心。用创新和趣味的方式让孩子们喜欢学习,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课余时间,同学们也陪伴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同时学生们学以致用,利用所学化学知识给孩子进行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好学的种子。


(2)学习参访
交流学习括思路,凝心聚力促发展。为了更好的深入了解学习,学生们进行了学习参访活动。在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互助中,不断学习新的方法,提升自己。

(3) 创新调研
为了解当前社会形式,了解群众对于国家资助政策的认识程度。同学们还开展了创新调研活动。

二、实践意义
这个世界的美好,背后总是有很多人在默默的守护。在西北苦寒的边境,年轻的巡逻战士们顶着风雪守护祖国疆界;在西南泥泞陡峭的山沟里,奉献的老师们攀山越岭为孩子们带去成长的知识;同学们也在尽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一份贡献。
支教的意义是什么?用同学们的话来说:“我们希望能够让山里农村的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教育条件,让他们学习更多的新鲜知识,让他们能够和城市的孩子一样,用更好的学习方式来帮助自己成长”。改善当地教育环境,培养当地师资力量,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更有力的翅膀,这大抵便是是支教存在的重要意义。同学们接受过温暖,也想将这份温暖传递给他人。代代相传的使命,给无数学子带来希望。
同时这次活动也让学生们接触实践,理解实践。使他们充分领悟社会实践的“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为大学生创造一个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性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平台。丰富大学生的生活,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让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解决问题等能力,领会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同时使其更加了解社会,走进社会。弘扬我校教学之风尚,通过支教,使更多人了解我系学生的优良品质,达到传递知识,传递爱心的目的。这次支教生活将给同学们的人生划下永不磨灭的一笔,同学们的生命也因它更加的丰富而精彩。
对于同学们来说,这次活动不仅仅是普通的热爱更多的是使命和担当。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而同学们正在服务人民中实现人生自我价值也,作为当代青年在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教育尽一份力。深深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更加坚定了接下来要走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