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时至处暑,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三暑”之“末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
虽然处暑过后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但此时桑拿天、雷雨天依然比较多,因此还不能忘了防暑祛湿、养护脾胃。建议大家夜里不要贪凉、不要多吃冷饮,预防胃肠道疾病。平时可以多吃健脾祛湿养胃的食物,如赤小豆、薏仁米、莲子、扁豆、冬瓜等。
清热安神的食物也要酌情增加。注意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此外,气候渐渐干燥,肺经当值,随着天气转干,增加滋阴润燥食物的摄入量,如梨、冰糖、银耳、沙参、鸭子等,能够养阴生津。


习俗一:放河灯
河灯其实就是“荷花灯”,放河灯是影视剧中常出现的桥段。一般古人会在河灯的底座上放上灯盏或蜡烛,在中元夜将灯放入江河湖海之中,任其飘向远方,其目的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鬼魂托着河灯就能够托生。
习俗二:开渔节
对于住在沿海的人们来说,处暑以后便是捕鱼的好时节。在浙江,每年处暑期间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开渔节,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习俗三:泼水
在日本,大暑到处暑的这一个月内,日本各地人民都会组织泼水活动,寓意泼水降温。
习俗四:出游迎秋
处暑后,秋意渐浓,暑气散去,正是人们外出郊游、迎秋赏景的好时节,此时出门,看天空云卷云舒,正是放松身心的好时候。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热熟谷,粒实鼓。
处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处暑早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
处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来稻入囤。
排版|刘子坤
校对|刘子坤
校审|侯佳鑫
值班编委|侯佳鑫
指导老师|赵艳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