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更好地发挥学院与世界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的育人优势,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学院在暑期组织了“化学与化工学院优秀学生赴世界名校研学营”,选拔优秀学子前往英国、日本、新加坡和香港进行交流访学。该研学营以学术讲座、学生交流、课题组和实验室参观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国际科技前沿,培养跨文化沟通、团队合作和国际视野。
7月29日至8月6日“化学与化工学院优秀学生赴英国名校研学营”九名优秀学子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开展研学。研学团踏上充满未知与探索的学术旅程,跨越学科边界,谱写创新故事,在剑桥这片古老的土地,共同缔造『仲夏夜之梦』。




剑桥大学于1209年建校,拥有121位诺奖得主,常年位于QS大学排名前十。作为全世界最负盛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它不仅仅是孕育万千学士的百年摇篮;更是一颗英伦文化华袍之上的璀璨明珠。复古的建筑带来浓郁的英伦文化氛围,是莫尔斯湾的桥上名为“牛顿的苹果"雕塑;也是镌刻着再别康桥诗句的石碑。那些促发人类文明向前迈进的伟大的“一瞬”,都被剑桥大学保留下来成为了可见的“永恒”。正如其校训所说:“此地乃启蒙之所,智识之源。”

开幕式
在伦敦时间7月31日上午10点,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举行了2023 HUST Cambridge Summer Academic Programme开班仪式。
Joseph老师在致辞中宣布了该课程的正式启动。他鼓励同学们在剑桥重新定义有效学习,掌握人工智能底层逻辑,并沉浸在剑桥的学习生活中。他强调了表达、交流、创新和合作的重要性,并指出知识的获取不应仅仅局限于学习和记忆,而应该在批判和实践中不断进步。此外,他还提到同学们有机会拓展前沿认知边界,因为剑桥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创新的文化,自然的神奇也孕育了科技的奇迹。在PBL学习模式下,同学们可以进行跨学科科研挑战,发现自我并探索未知领域。最后,Joseph强调了参与剑桥项目对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他鼓励同学们沉浸于英文学习环境中,将英语作为表达的桥梁;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创新课题,将项目管理能力发挥到最佳水平;并在大师课讲座上积极发问,将批判性思维运用到各个方面。



课程学习
|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反应工程课程学习
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系的Dr. Alexei Lapkin教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专业核心课程“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反应工程”的模块目标。他希望通过这次讲座,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绿色化学,绿色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掌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Lapkin教授首先介绍了绿色化学,绿色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他强调,这些概念是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关键。接着,他展示了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层次,并询问学生们希望通过哪种方法来解决或解决什么问题。
在讲座的后半部分,Lapkin教授详细介绍了“生命周期”的关键概念,并在分子和材料制造的背景下进行了深入探讨。他希望学生们在学习完核心课程后,能够追踪和分析一个给定的化学产品的生命周期,运用绿色化学和绿色工程的原理来设计新的化学制造工艺,以及根据一套“可持续性原则”或目标来分析任何制造过程。


| 学术演讲技能课程
本课程通过与教授面对面的交流和上台展示,为同学们提供充分的演讲能力培养机会。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深刻体会到小组合作以及学术演讲的关键要素。


| “毕业”小组展示
经过四天的课程学习,研学团进行绿色化学的答辩考核。在答辩考核中,研学团的三个小组充分展开了讨论,互相分享了关于绿色化学的知识,并探讨了如何将这些理念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每位小组成员都自信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展示了化学工业中可应用和已经应用的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最终,在教授的指导点评下,研学团成员都顺利通过了考核。



| “毕业”典礼
Josenph老师对这段短暂而充实且难忘的学习生活进行了回顾。他回顾了研学团在剑桥度过的宝贵时光,强调了学术知识的深入学习以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性。Josenph老师向全体学生表示衷心的祝贺和鼓励。他希望他们能将这段宝贵的经历带回家乡,继续发扬光大所学知识和所获得的经验。他还鼓励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保持学术的热情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奋斗。


文化活动
| 剑桥泛舟
同学们在Joseph和Amy老师的带领下,参与了剑桥大学的剑河泛舟文化活动。船夫站在船尾,仅凭一根细长而沉重的木篙掌控方向,神态自信而潇洒。他不时指点着两岸的美景,讲述着古老建筑的历史故事。榆荫下的清泉、河畔边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以及绿莹莹的水草,诗人般的梦想如今成了康河上最美丽的风景。同学们在阳光明媚的康河上荡漾,畅谈人生,与天鹅和野鸭一同分享他们的喜悦。




| 剑桥学院探访
Peter导游带领我们参观了剑桥的一些著名景点。
再别康桥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The Eagle 酒吧

克里克和沃森宣布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地点
三一学院


| 剑桥夜舞
研学团与来自东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同学们,以及剑桥大学的学生们一同在专业舞蹈教授的指导下跟随苏格兰乐队的音乐节拍学习苏格兰舞蹈。同学们与外国友人一起旋转、跳跃、歌唱,结交朋友,在苏格兰欢快的韵律里与夕阳共舞,真切地感受了剑桥的文化氛围。


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学术探索和人际互动中,化学与化工学院的优秀学子们在剑桥的研学之旅达到了圆满的收官。正如剑桥大学的校训所言:“此地乃启蒙之所,智识之源。”这趟研学之旅不仅仅是一次赴名校的学术考察,更是一次开阔视野、拓展思维的人生历程。在剑桥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学子们不仅接触到了顶尖的学术知识,还体验了浓厚的英伦文化,结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构建了跨足国界的友谊和合作。这段难忘的时光必将成为人生中的一段宝贵财富,为未来之路注入了更多勇气和动力。

队员感想


李馨
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剑桥,短短7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最令我感慨的是,剑桥这座古老城市孕育着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完美地融合了英国文化传统的传承和现代科技的创新。
我们与剑桥学生一起在有着三四百年历史的学院里上课,一起学习跳英格兰古典舞蹈ceilidh dancing,一起去找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牛顿的苹果树……与此同时,我们也和教授一起讨论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一起针对聚酯纤维聚合物未来企业应采取什么方法进行废物处理进行充分的思想交流。
感谢学院给我们这次来到剑桥,体悟剑桥的机会。这次的英国文化之旅是我人生一大难忘而充满收获和意义的经历。

沈乐
这次剑桥之行让我收获满满,它让我对英国的饮食文化、建筑风格、教学模式以及思想观念有了更加深刻而具体的认识;对卡文迪许实验室、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后庆祝的eagle DNA以及牛顿苹果树背后故事的深入了解,也激发了我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和向往;剑河泛舟以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影响力无处不在;Alexei Lapkin教授的课程让我认识到了绿色化学的重要意义以及发展趋势。这次剑桥之行不仅让我拓宽了眼界,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世界的愿望。

彭欣冉
通过这次剑桥暑期交流,我体验到了世界名校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感受到了英国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亲身体验了与国内有着较大差异的学术环境。通过教授的授课,以及最后的小组讨论和汇报,我对绿色化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对化工生产以及实验设计中有关绿色化学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的思考。这次交流不仅加强了我对探索世界的渴望,还进一步坚定了我不断努力、追求进步的决心。未来,我将努力争取更多的机会,跨足国门,开阔眼界,为自己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微信号 | 华中科技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
图文 | “名校研学营”英国队
排版 | 曹肖玥
审核 | 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