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行走的课堂②|机电工程学院:逐梦青春绽芳华,萤烛微光汇成炬

   日期:2023-08-19 21:46:0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20    评论:0    

2023年暑假,机电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紧密围绕五大实践主题,积极申报各类专项行动,一支团队入选“笃行计划”全国性示范实践团队(全国1000支)一支团队入选“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绿色长征’”项目。他们投身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建设、志愿服务、企业行业、文化传承等领域,开展实践活动。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薪火

在7月7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实践团队走进“淮北革命圣地小延安”——泗洪大王庄,追寻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留下的光辉足迹,重温革命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在誓师广场上,他们向牺牲的将士们敬献鲜花,缅怀先烈,一起重温入党誓词。

在展览馆里,一张张图片、一件件物品,再现了革命先辈在大王庄生活战斗期间克服困难,克敌制胜的历史场景。在革命旧居前,一段段军民鱼水之情的故事让学生驻足,感受革命先辈始终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必修课,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夯实信仰之基。

凝聚青春力量,筑梦乡村振兴

7月24日,“笃计划行”实践团队冒着炎炎烈日,前往泗阳县临河镇了解古黄河“富民廊道”建设情况,在云渡村聆听了“印象桃花源”农旅项目。随后前往已经建成的600亩桃林,在与桃林负责人交流时了解:今年已经试产白凤品种,口感好、经济效益不错,但目前施肥、打药等环节,还需要很多人工,费时费力、成本高。

团队有一名学生和老师共同研究的课题——射流混药与靶标仿形的果树精准低量施药技术,可以实现自动、精准施肥和打药,他们建议样机试制后,可以在该桃林先行试用推广,得到了桃林负责人的认可。

最后,他们走进临河镇杨工村种植“阳光玫瑰”品种的葡萄基地。基地负责人介绍,该品种较易栽培、挂果期长、果粒着生紧密,具有浓郁的玫瑰香味,鲜食品质极优,正是由“头雁竞飞,村村竞赛”党建项目的引领,一、二期扩建到140亩,20个大棚,预期收益每亩1.5万元。实践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去了解农事新声,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解决农业种植中遇到的困难,厚植知农、爱农、兴农情怀,在田野中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奉献青春

立足学科专业,主动献智献策

“笃行计划”实践团队在调研乡村振兴产业时,了解临河镇企业有项目攻关和人才等需求,立即反馈学院,学院副院长刘萍带队赴临河镇产业园,走访江苏杰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机电企业。在校地企三方座谈会上,团队就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实习实训和科研攻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积极献智献策。

“通过和现场工人的交流,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加以印证、深化、巩固。”队长王欣雨说道,“同时了解本专业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兴趣,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情系非遗传承,赓续文化薪火

7月下旬,“笃行计划”实践团队寻访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云渡桃雕。云渡桃雕是泗阳县临河镇云渡村的传统民间手工艺,集中映射了大运河畔农耕文化的风貌,是大运河畔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元素。

他们走进云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云渡桃雕传习所,观摩各具形态的桃雕,了解云渡桃雕的起源、发展与传承。他们拜访两代技艺传承人云守阳、云波先等,通过面对面和传承人交流,聆听桃雕的历史、学艺、发展桃雕产业的创业故事。

寻访过程中,他们了解目前传承面临的困境,如学徒难招。他们就云渡桃雕的发展现状及传承困境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访谈等形式,为云渡桃雕的传承和产业发展献言建策。“作为泗阳籍大学生,有责任宣传好家乡的非遗,让更多人了解云渡桃雕,弘扬和传承我们大运河畔的文化和艺术瑰宝,助力桃雕产业发展。”队员孙鑫琪说。

爱心助力暑托,服务亮点童心

7月上旬,实践团队走进临河镇杨集社区,参加农村未成年人“快乐暑光”守望行动。在爱心暑托班启动仪式上,大学生志愿者代表杭宇钰发言,她表示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新时代青年要了解国情、接受教育、锻炼品格、增长才干,服务社会。

在“博爱青春”志愿活动中,他们向未成年人讲授暑期安全第一课,宣讲防范溺水的常识、培训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他们还带领孩子们做心理团辅,增加儿童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

实践团队还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绿色环保进课堂活动,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江苏生态大公园”建设的成就,宣传低碳发展理念和政策,普及绿色、环保、低碳生活小常识,宣传生物多样性,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A4210”环保行动。

青春点亮美好宿迁

共护江苏生态大公园

7月中旬开始,“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实践团队走进骆马湖、古黄河、大运河、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地开展“绿色长征”实践活动。晨光微曦,他们就来到了骆马湖洋河滩、大运河河滩等地开展净滩行动,清理遗留在河滩和水里面的垃圾,他们分工协作,将一袋袋垃圾向河堤上运送,用双手还河滩一片洁净,活动开展以来共组净滩行动3次

在每次净滩后,他们都会对水体进行巡护和评测,及时上报水体的健康状况,目前累计174公益时。他们还走进了三台山、骆马湖沙滩,向游客、孩子们发放环保宣传手册,宣传生态环保知识以及“A4210”低碳生活理念,并开展青年生态文明意识问卷调查。

清水绿岸、鱼鸥翔集、人湖和谐,看到这些一碧万顷、水光潋滟的美景,队员们深刻地感受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变化和成效。“生态文明发展需要每个人的力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个人从身边点滴做起,做到不随地乱扔垃圾,爱护自然,为绿色发展贡献微薄之力。”队员朱予杰说,“我们既是奉献者,也是获益者。”

这个暑期,机电工程学院坚持安全第一,灵活多样原则,突出项目管理,把拓宽社会实践教育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了解国情、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

THE

END

图文来源| 机电工程学院

责编| 朱嘉霖

审核| 唐玉杰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