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流行喝奶茶啦,来一杯熬夜水!”
“燕窝还是花胶?怎么吃?”
“吞下护肝片接着熬,早上再吃大红枣。”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年轻人对养生的关注越发热烈,“小仙炖”的崛起,“一整根”人参水横空出世,各类品牌纷纷加入这场风云乍起的“养生局”。
新茶饮、传统滋补、保健品……年轻人群的“朋克养生”都在吃什么?农产品如何在“养生局”中分一杯羹?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总结,消费观念逐渐升级,市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是不容忽视的。许多农产品具有食药同源的特征,利用新潮的IP形象打造养生品牌,强化供应链实现可追溯的产品品质,创新产品分级分类,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农产品品牌在“养生局”中必将大有可为。

一
“朋克养生”:新茶饮高调入场



二
新中式养生:重塑传统滋补品形象
后浪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轻人恐病报告》显示,有90.58%的年轻人认为自己的身体不健康,其中49.8%的年轻人会购买养生食品。另外,阿里健康发布的《新食尚主义》报告数据显示,传统滋补品已经连续两年增速超过20%,近3年来,90后已成为线上购买中式滋补营养品的中坚力量。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先生开药方”的食补养生概念在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但新一代消费者有着更高的需求和期待,相比于难以制作、功效不明显的传统滋补养生食品,日常化、零食化、便捷化、科学性是当下年轻人的“新中式养生”法则。日益增长的新消费需求推动传统滋补品的变革和升级,其中,以即食花胶、鲜炖燕窝等为代表的新中式滋补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到日常饮食中。
花胶即各类鱼鳔的干制品,因富有蛋白胶质而被奉为滋补佳品。一方面花胶不像熊掌和鹿茸那么野蛮和稀少,比起燕窝和鱼翅属于更有味的食材,又有一定的以食滋补的底蕴和餐饮属性优势,因此花胶也常常用来煲汤、做菜、当主食等等。
但长期以来,花胶的农产品市场受到供应链和加工方式的限制,市场上的销售商鱼龙混杂,缺乏统一标准;食用花胶需要经过泡发、循环清洗、长时间炖煮等多道繁杂工序,且极易带有鱼腥味,让追求“方便”和“品质”的年轻消费者望而却步。
加之传统农食补品动辄宣传“补气、安神”等带有“玄学”味道的功效,很容易被误解成“智商税”,如何突破这一点,正面迎接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滋补科技品牌官栈推出鲜炖花胶,创新地让花胶甜品化、即食化,并成为新一代养生群体的新选择,引领着中式滋补冲出重围。2020—2022年连续三年全国花胶销售额第一,同时在天猫、抖音、京东等核心线上平台均保持花胶品类销量第一,旗下即食花胶产品全网累计卖出超1700万瓶。
重塑产业链,用科学撬动市场,是其品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从源头出发,官栈与近海养殖和海捕基地、中医药产业基地进行合作,保证原材料的稳定性。其次投资超5000万元建设集产品研发、工艺创新、产品生产等功能为一体的自有工厂。专注产业标准化,正式建立了鱼胶质量溯源系统,打造从鱼种管理到上岸宰杀、切割选材、急冻去腥、配方加工、杀菌固型、冷链交付全链路标准体系,从原料到成品的34项质控标准把控,从车间到用户手中所有信息透明化。
今年2月,官栈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联合建立国内首个《鲜炖花胶》的团体标准,填补了当前该类产品没有统一标准的空白,保障了市场上鲜炖花胶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消费者权益。
在口味方面,运用急冻物理去腥技术,在保证花胶营养物质不流失的情况下达到99%的去腥率。在功效方面,官栈主张用现代检测和检查手段来评估产品的功能性,联合华南农业大学成立中国首个鱼胶营养安全研究中心,以保证产品功效的科学性。
《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指出,农业应该是时尚的行业,农产品品牌要树立新形象,以品质卓越、潮流新奇的方式融入年轻消费者的生活。
官栈花胶通过建立健全产品标准、科学的生产模式逐渐淡化了年轻人对传统滋补品的偏见,实现消费理性和消费升级下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三
“轻养生”:科学“玄学”两手抓,“她经济”不可忽视


四
结语
“健康是1,剩下的都是0”是不少年轻人早早悟出的真谛,而“朋克养生”“新中式养生”以及“轻养生”也拓宽了健康营养品的赛道,给现代农产品产业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铁丁老师曾指出,消费者越来越会为了健康和品质去买单,养生品类会是农产品品牌未来发力的一大领域。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原创观点】
刘丽娜:深度解读国家发改委“消费20条”,培育预制菜基地的核心是打造预制菜产业园
【农参专访】
【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