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指南
信托指南:
近年来,信托业的风险化解持续进行,监管也多次强调要加快风险化解的进程。
在今年2月召开的2023年信托业监管会议上,监管人士表示,将持续督促信托公司加强资产估值管理,提高风险资产处置的主动性和及时性;鼓励信托公司强化与外部专业机构合作,积极探索灵活创新风险资产的处置方式,推动信托公司稳步参与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
从公开信息来看,今年以来多家信托公司的重大风险化解展现新进展。
比如,今年以来,四川信托牵头重组方已初步明确;建元信托借助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信保基金”)进行市场化风险处置,并在5月启动兑付;华融信托完成股权重组,信保基金接手华融信托原股东76.79%的股权。
另外,信托公司2022年报显示,多家信托公司正在通过自主处置,或与信保基金、专业不良资产处置机构等合作处置化解项目风险。
一家信托机构首席研究员表示,“暴雷”的信托产品主要为存量非标产品,这类产品由于底层房地产资产出现问题而引发兑付逾期。不过,目前市场上非标产品已很少,因此风险整体可控,投资者无需过度恐慌。
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院长邢成表示,整体来看,有兑付风险的信托公司仍是少数。从信托业本身来看,信托投资产品的风险是有的,但并不比其他理财产品的风险更大。尤其是三分类新规(《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实施后,信托产品风险大幅降低,因此要用全新的视角审视信托产品的风险。
邢成进一步表示,出险信托多为非标融资信托、集合资金信托,该类业务此前的规模大、收益率高,随着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由于底层资产出险,导致这类信托产品逾期。
邢成表示,在个别信托产品逾期兑付的情况下,对上市公司或个人投资者而言,要全面、客观看待信托产品的投资价值与风险,并采取以下三大策略投资信托产品。一是多元化资产配置策略。二是优先考虑对受托人的选择和评估。三是轻收益,重风控。在选择信托项目时,避免片面以收益高低作为唯一标准。投资者需要全面考量受托人忠实谨慎精神、风险控制能力和依法合规的原则,这是保障投资者利益的重要底线。
『免责声明』读财官-致力于尊重版权,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由于一些原因未能找到原作者,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涉及版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