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湖职er们
欢迎来到
院系介绍第六期
今天要介绍的是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是学校最早成立的以工科教育为主的教学院,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形成了“务实创新、匠心筑梦”的院风。学院以“强基础、宽平台、宏模块”的教学改革理念打造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3个专业群,下设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汽车3个教研室和1个工程训练中心,全日制在校生1800余名。
1.特色专业建设。学院一直高度注重专业内涵建设,数控技术专业和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央财支持的重点专业;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数控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湖北省重点专业;学院为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 “1+X”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改革协作牵头单位,为“数控铣车加工”、“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为“1+X”证书制度改革试点单位。
2.师资队伍建设。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91名,其中教授6人,楚天技能名师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省级技能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教师参加省级信息化及教学能力大赛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3.实验实训基地。学院硬件条件完善,配有校内工程训练中心、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等专业实验实训场所。其中,数控技术实训基地为国家级数控技术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校企共建、湖北省高等学校校外实训基地;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群实训基地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4.教研科研成果。学院高度重视教研科研工作。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省级以上教研科研项目、公开发表论文的数量质量等指标均居学校前列。课程建设成果丰硕,《数控编程技术》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发动机电控技术》、《数控编程技术》和《单片机应用技术》等3门课程为湖北省精品课程;《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和《汽车综合故障诊断》等2门课程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汽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数控铣削加工》为校级精品在线课程。
5.学生培养与就业。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制定实施了“大基础•宏模块”教学改革培养方案,开展新生专业认识实习模式探索与实践,持之以恒加强学风建设,积极推进素质学分改革试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近年来,学生在国家A类赛事中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7项,省级一等奖13项。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使我院的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并与多家知名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学生就业有保障,待遇高,发展前景广阔。涌现出中共十八大十九大代表闫文静、南极科学考察高职第一人古明良、“长江学子”周攀、马超等一批优秀毕业生代表。





【专业优势】
本专业与北京华航唯实、江苏汇博机器人等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深度育人。建设有工业机器人操作编程实训室、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室、工业机器人拆装实训室、系统集成实训室,获批教育部第二批1+X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参加各类技能比赛成绩名列前茅,学生专升本通过率高。
【核心课程】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与保养,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等。
【就业前景】
主要就业单位是智能制造上市企业,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如新松机器人、华数机器人、埃斯顿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集成企业如广东拓斯达、宁德时代、松庆自动化等,工业机器人用户企业如武汉东风汽车、大族激光等。
【专业优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省教厅确定为第六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基地”被省教厅确定为2010年度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与大洋电机、立讯精密、华中光电、三江航天、大禹电气等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深度开展产教融合;坚持走“学校—企业—社会”多元化开放式办学的道路,开创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良好局面。
【核心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MPS应用技术、C语言、自动机与自动线、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等。
【就业前景】
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好、工资待遇高、企业满意度高,主要就业单位有立讯精密、格力电器、乐金飞利浦液晶显示(广州)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京东方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华硕集团公司等世界五百强公司以及国有大中型重点骨干企业,专升本通过率高。
【专业优势】
与西门子、大洋电机、华中光电、北京华航唯实等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深度开展产教融合;坚持走“学校—企业—社会”多元化开放式办学的道路,开创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良好局面。
【核心课程】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变频器与伺服驱动技术、机器视觉系统应用、工业控制网络与通信、工业机器人编程与应用、工业数据采集与可视化、智能线数字化设计与仿真等。
【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各大智能制造生产厂商、集成商和信息服务企业,包括汽车、装备制造、机械加工、医药、生物工程、食品安全等众多领域,可从事自动化智能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的运行、安装、调试、维护、管理、销售、系统集成助理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等领域的工作。
【专业优势】
本专业和华为、中兴通讯、TCL等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深度育人。建设有电工实训室、电子实训室、电子产品检测实训室、电子工艺实训室、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实验室、电子创新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等,积极参加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参加各类技能比赛成绩名列前茅,学生专升本通过率高。
【核心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印刷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电子产品测试维修、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系统集成与维护、通信与网络技术、Python程序设计等。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湖北、长三角及珠三角等地区,从事电子信息产品技术研发、制造工艺流程、生产管理、调试、检测与维修,集成电路与半导体、新能源、仪器仪表及工业自动化、互联网以及电信网络设备行业。
【专业优势】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及高等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的要求,本专业全面推进“平台+模块+项目”教学改革,重构课程体系,开展模块式教学。目前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课程设置科学规范,实验实训设备日趋完善,教学管理体制科学高效,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系统全面,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各项管理工作均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多年来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受到社会和企业单位的好评。如2011届毕业生古明良成为第一个参加南极科考的高职毕业生,2018年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选拔赛“塑料模具工程”赛项中,王文用和陈振华分获第3和第6的好成绩,2021届毕业生杨禄桥、胡家伟等同学获得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湖北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CAD/CAM技能模块、机械制造技能模块、数控加工技能模块、模具工程竞赛模块、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智能制造技术、企业管理等。
【就业前景】
模具行业涉及的产业面很宽且模具技术集先进制造技术(设计、制造、产品造型、软件应用等)运用为一体,专业的就业面很广,社会需求很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被列为国家紧缺人才需求的专业,其毕业生几乎不为找工作发愁。毕业生的主要走向是沿海的经济特区和内地的经济特区。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机械行业的机械制造、模具制造、机电产品开发等企业,从事模具设计、产品开发、数控编程、项目管理、数控机床操作等工作。主要的岗位包括模具跟单员、模具设计师、产品结构设计师、CAM设计师、模具项目工程师等。
【专业优势】
数控技术专业全面推进“平台+模块+项目”教学改革,重构课程体系,开展模块式教学。专业师资力量强,课程设置合理,实验实训设备完善,教学管理体制科学高效,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系统全面,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各项管理工作均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多年来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受到社会和企业单位的好评。如2018年湖北省选拔赛“现代电气装配与调试”赛项中获得两个二等奖和国家三等奖的好成绩,2021届毕业生张恒等同学获得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湖北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CAD/CAM技能模块、数控加工技能模块、数控设备维护维修模块、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竞赛模块、机器人系统集成竞赛模块、智能制造技术、企业管理等。
【就业前景】
数控技术专业是一种集机、电、液、光、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它是制造业实现现代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数控化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企业制造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我国数控化率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数年内需要大量数控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数控设备及自动生产线的操作、调试、维护和保养工作,也可从事生产现场工艺实施、数控软件使用、数控编程、数控改造、设备管理、质量检测和产品销售等工作。
【专业优势】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全面推进“平台+模块+项目”教学改革,重构课程体系,开展模块式教学。本专业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科学规范,实验实训设备完善,教学管理体制高效,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系统全面,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受到社会和企业单位的好评。如多年来本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屡次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如2021届毕业生朱子恒等同学获得2021年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湖北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CAD/CAM技能模块、机械制造技能模块、数控加工技能模块、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技能模块、现代电气装配与调试竞赛模块、机器人系统集成竞赛模块、智能制造技术、企业管理等。
【就业前景】
我国已成为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需要大量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既能利用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辅助设计,又能应用数控技术进行制造的人才非常紧缺,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机电装备制造业,从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工艺与现场实施、机械加工与检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 CAD/CAM技术运用、工业机器人应用、生产管理等岗位工作。
【专业优势】
本专业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广汽传祺宜昌分公司、长城荆门整车生产基地等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建设有金属工艺实训室、公差与技术测量实训室、计算机CAD实训室、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训室、汽车发动机装配实训室、车身焊接实训室、CAD/CAM实训室、PLC控制技术实训室等。专业教学团队中有教授、副教授各1人,讲师8人,高级技师2人;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占70%。教师获湖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湖北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湖北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2项、湖北省微课比赛三等奖2项。学生获得省级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1项、省级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8项。
【专业核心课程】
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汽车生产现场管理、汽车质量检验技术、汽车试验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就业前景】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面向汽车工程技术人员、汽车运用工程技术人员、汽车整车制造人员、汽车零部件与饰件生产加工人员、检验试验人员、机动车检测工等职业,汽车整车和总成产品装配、调试、检测、标定与产品质量检验,汽车整车和总成试验,下线车辆故障返修,汽车生产现场组织管理,汽车整车及部件的质量检验与评审,汽车营运服务,汽车车身制造与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等技术领域。
【专业优势】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师资力量强,课程设置合理,实验设备完善,教学管理体制科学高效,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系统全面,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每年专升本升学率超过10%以上,已有20多名学生被录取到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工程学院等本科院校深造,毕业生深受社会和企业单位的好评。
【专业核心课程】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管理技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汽车制造工艺技术、新能源汽车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就业前景】
面向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等行业的整车制造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维修技术服务人员等职业,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其关键零部件装调、质量检验、生产现场管理、样品试制试验和新能源汽车维修与服务等工作。
【专业优势】
“十四五”时期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农业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校现为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理事单位;湖北省农机局审批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培训单位;与东风井关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有限公司等开展校企合作,校内建有东风井关现代农业装备实训基地和现代农业装备实训中心。
【专业核心课程】
农用动力机械使用与维护、土壤耕作机械使用与维护、种植和施肥机械使用与维护、植物保护机械使用与维护、农田排灌机械使用与维护、农产品采收机械使用与维护、农用无人机技术、现代农业装备自动导航系统使用与维护。
【就业前景】
面向农业行业的农机装备驾驶及操作、农机装备修理与保养、农机作业服务、农机装备营销、农机推广与应用和农机安全与监理等岗位(群),从事农业装备使用、农业装备营销与售后技术服务、农业装备安装与调试、智能农机的应用等工作。

更多院系信息
请关注下一期院系介绍

新生们想要了解更多
可咨询小职官方新生群噢
注:
院系介绍顺序
参考湖北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招生简章
内容介绍参考学校官网

记得给小职星标或置顶哦~

编辑 | 胡雨溪
校对 | 邓倩 陈阳 赵楠
审核 | 卢雅雪
湖
小
职
微信公众号:湖小职
抖音:湖小职
QQ:2354160008
新浪微博:青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