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型号  减速机  履带  带式称重给煤机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科右中旗:创建“丹枫”品牌,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使用规范化

   日期:2023-08-16 23:47:4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17    评论:0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以下简称“科右中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组织开展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使用规范化建设系列活动,引导少数民族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着力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
科右中旗位于内蒙古东部,兴安盟最南端,全旗面积15613平方公里,辖12个苏木镇173个嘎查,总人口25万,蒙古族人口占87%,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聚居旗,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现由中宣部定点帮扶、北京海淀区东西协作帮扶。科右中旗历史悠久,建制于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历史上曾是成吉思汗弟弟哈萨尔的领地,科尔沁十旗会盟之地,亲王府所在地。作为科尔沁文化发祥地,素有“一旗九乡五非遗”的美誉。
聚焦科右中旗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存在短板的客观实际,当地政府秉持“全领域推广、全社会参与、全方位开展”的工作理念,以引导为主要方式,以有效提高全社会群众“听、说、读、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使用规范化、全面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着力创建“丹枫”统战品牌,延伸品牌效能,有形有感有效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个主题开新局
科右中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为主题,扎实做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民族工作。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委提出的“三学一带一创”工作要求,紧紧围绕统战工作“14466”工作机制,结合地方实际,研究总结“科右中旗民族团结进步‘丹枫’润心工作法”。“丹”即红色,代表党的领导,表达科右中旗各族群众一片丹心永向党的赤诚信仰;“枫”取意为科右中旗五角枫,代表科右中旗的形象,五角枫的五个角又形同五角星,代表科右中旗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截至目前,当地已成立1个旗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13个苏木镇级促进分会、193个嘎查(社区)级促进分会,共207个三级促进会,吸纳2347名注册会员。建立五支队伍、围绕五个主题开展活动、提升群众“五感”:成立了丹枫理论宣讲队,聚焦民族政策和理论宣讲,提升各族群众认同感:成立了丹枫文化惠民队,聚焦以文化人和文艺展演,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感;成立了丹枫法治宣传队,聚焦法治宣讲和意识引导,提升各族群众安全感;成立了丹枫青少年辅导队,聚焦主题活动和价值引导,提升青少年群体自豪感;成立了丹枫群贤引领队,聚焦事迹宣讲和典型引路,提升各族群众荣誉感,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群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2023年5月以来,科右中旗全面延伸“丹枫”队伍效能,对标“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要求,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各领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使用规范化建设程度和质量。制定印发《科右中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使用规范化建设行动”系列活动方案》,组织开展2023年科右中旗“民族政策宣传月”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使用规范化建设行动启动仪式,多次召开先锋示范单位调度会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普队员联系调度会,充分发挥各单位优势,找准创建成果的展示载体,引导和激发各族群众全面参与创建工作,营造浓厚创建氛围。活动开展以来,23家示范单位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小课堂”“嘎查书记带头说”“诵中华经典 润书香校园”“队站开放活动”等形式开展活动50余场次,惠及人数一万余人。
两个链条齐发力
一是打造“学生+家庭”学习链条。在学校,开展以“小手拉大手学讲普通话,我和家庭成员一起说”为主题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集中活动。开展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经典古诗词朗诵等活动,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标语和宣传画等媒介,形成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良好氛围。在家庭,通过开展“我给家庭成员当老师”活动,学生和家长诵读、演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读物、课外书籍必读书目、古诗词、课文等,实现了“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推动一个群体”的推普两级跳。
二是打造“干部+群众”学习链条。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桥梁,通过“234”模式开展,即“两个结对、三个领域、四项活动”,开展“向党说句心里话”集中活动周活动。通过旗直部门、苏木镇包联干部同群众结对,嘎查两委、促进会成员、党员同群众结对,在机关单位、农村牧区、社区三个领域开展“学学我们的通用语”“说说我们的好政策”“说说我们的好变化”“说说我们的心里话”四项活动,让包联干部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传递党的声音,让农村牧区群众、社区居民感受到党的关怀。
四个提升显成效
一是建设层次的提升。将活动层次从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至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从“推广普及”的量变逐渐发展为“规范化建设”的质变。
二是参与范围的提升。着重从教育系统助学助教“五个一”活动推广至全社会共同参与,使规范化建设行动在全社会学习中蔚然成风。
三是平台载体的提升。创建“10+5”推普工作载体。“10”即在机关、社区、景区、窗口、宗教场所、企业、学校、部队、网络、农村牧区10个领域开展推普工作,并组建一支由100名志愿者构成的“丹枫推普队”;“5”即每个领域开展5项活动。通过创建平台,真正使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群众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激发农牧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和积极主动性,持续扩大群众学习覆盖面。
四是队伍力量的提升。发挥全社会力量,在全旗各领域、各战线打造先锋示范单位23处。“丹枫推普队”和23家先锋示范单位联动,建立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工作联系机制,各单位每月至少开展1次活动,由专人负责,与“丹枫推普队”队员形成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三联系机制,构成了组织带动、群众行动、全面促动的良好局面,进一步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百花齐放聚合力
一是小课堂教学走在前,阵地带动共学共享。巴彦茫哈苏木开设“语润茫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小课堂,旨在组织苏木干部、嘎查两委及促进分会成员学习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提高苏木干部及嘎查两委自身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听、说、写的能力。同时,巴彦茫哈苏木“语润茫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小课堂推出“说”系列活动,通过嘎查书记“说”、机关干部“说”、各族群众“说”三个系列,真正让群众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自身的生产生活能力。巴彦呼舒镇创新构建“一学二讲三亮相”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规范化建设机制,在各嘎查开设“同心巴镇‘语’你相约”小课堂。“一学”即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二讲”即自己讲和听别人讲,做到熟练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三亮相”即通过文化文艺展风采、先进典型勇示范、幸福生活向未来展示学习成果。巴彦淖尔苏木创建微信视频号,开设“小萨带你学统战”理论知识微课堂专栏,通过“小萨”这样的通俗形象,丰富各族群众的国家通用语言的“听”感,以“接地气”的形式让各族群众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二是群众宣传接地气,载体出新多元化。科右中旗消防救援大队探索“消防+民族团结+”工作新模式,将消防宣传与“好来宝”结合,组建消防“好来宝”义务宣传队,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创作数十部消防题材文艺剧,将消防安全知识、消防法律法规、民族政策法规等内容用“说唱”形式弹奏出来,受到各族群众的喜爱。成立“家门口”唠嗑队和促进会“六支队伍”,通过宣讲员到群众家门口面对面唠嗑的形式,以“小切口”阐述“大主题”,将学习宣讲从“阵地式”改为“流动式”,将“坐等上门”改为“送学上门”,从会场、教室转移到车间、田间地头等场所,不仅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变得通俗易懂,还让群众“听得懂”“坐得住”,切实让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是擦亮品牌底色,共绘团结新画卷。科右中旗司法局打造“司心浇铸同心圆·藏蓝守护石榴红”品牌,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做好普法宣传。秉持“重在经常、重在交心、重在宣传、重在行动”理念,以“紧扣主线、筑强阵地、创新载体、建好品牌、促进融合、突出重点”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思路为抓手,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法治思想,做好普法宣传。科右中旗人民检察院着力维护和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用“检察蓝”守护“石榴红”。针对科右中旗实际,建立“萨日朗”调解中心,畅通少数民族群众来访渠道。同时,以蒙汉双语的形式编译《科右中旗人民检察院便民服务指南》等具有检察特色、浅显易懂的法律宣传小册子,为各民族群众学法、懂法、用法提供极大便利,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一步,科右中旗将坚定不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使用规范化建设,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做到每月有一份活动成果清单,每季度有一次分领域集中示范活动,每年有一次成果展示汇演,实现多民族汇聚、多文化交融,确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使用规范化建设工作扎实稳步向前推进。

源:科右中旗委统战部

校对:乌兰泽英

编辑:盟委统战部理论宣传科

审核:张立夫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