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型号  减速机  履带  带式称重给煤机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毛艺坛 | 循环时尚:时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日期:2023-08-16 03:40:4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28    评论:0    

“设计学”译丛(乔洪 主编)

循环时尚:时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美]佩吉·布鲁姆 著   毛艺坛 译

内容简介

在日益高涨的可持续发展呼声和行业亟需新发展机遇的双重驱动下,时尚行业正在重新思考纺织服装织造、消费和处理的方式。本书通过回顾时尚产业的历史和演变,引出我们对时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依据时尚产业链的5 个重要环节,从时尚产品设计思维到制造环节材料的选择、加工处理,市场环节的产品物流运输、零售、营销,消费者对产品使用、保养、修复环节的循环意识,以及产品使用结束之后回收处理、升级改造让产品再生,从而形成一个时尚循环的闭合,逐层深入地介绍了循环时尚。

书中的大量案例和精美插图拓展和丰富了循环时尚的内涵,有助于读者的理解。特别是每一个主题之后匹配的案例和时尚循环领导者的分享,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全书脉络清晰、深入浅出,为时尚产业探索循环发展之道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时尚产业的演变

时装是自我表达的主要形式,是人类文化和身份认同的表征。它可以向世界展示我们是谁,或我们想成为谁。因此,时装对我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时装的生产和销售是一条巨大的产业链,包括从设计、开发到采购、物流、零售和营销。随着不断地改良和发展,如今,时尚产业是一个集技术、工艺和人才创新于一体的行业。

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时尚产业,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发展。为了了解这个行业的现状,探究时装在过去300年的生产历史,如何从手工制作到数字化生产,从慢到快,最终发展成价值万亿美元的全球产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家庭手工业制:1300~1750年

18世纪中叶之前,西欧和美国的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农村辛苦劳作。农业社会的特点是劳动力密集、工作节奏缓慢。其经济基础是一种自给自足的模式,以等价商品或自己生产的商品进行易货交换。

在农业社会,每个家庭都是自己缝制及修补衣服。制衣的布料通常由亚麻、棉、大麻等植物纤维以及羊毛、毛皮等动物纤维制成。把纤维纺成纱线再织成布料这一系列工作都是在家里完成的。由于制作时间较长,大多数人的衣服数量非常有限。手工技艺在这一时期受到重视,人们会长期保存衣服甚至传给后人。

人们把碎布(破布)重新做成被子卖给商贩,或直接卖给那些能把它们变成新商品的小贩。生产和制作的过程就像一个闭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材料被重复使用创造出新的产品,纺织废料很少。

家庭手工业

到了前工业时代,除了农业之外,主要的商业模式就是家庭作坊,即所谓的“家庭手工业”。所有家庭成员都参与商品的生产销售,如食品、衣服、家具和工具。手工缝制的服装需要时间和技巧。

家庭手工业:由家庭成员构成的小型商业模式。——牛津学习词典

这些小规模的家庭作坊(或外包模式)增加了农村家庭的家庭收入。商人们利用家庭劳动力的优势,将原材料“外包”给家庭手工业生产和制造各种商品,如军用服装、长袜、蕾丝、鞋和纺织品。

同一个家庭的成员在一个房间里一起工作是很常见的,虽然工作时间很长,但是他们可以在午餐的时间休息一会儿,或者在家里照顾孩子。工人的工资是按“件”计算的,报酬的多少取决于产量和产品的质量。通常在几个家庭(一般是农舍)之间进行材料或服装不同阶段的加工。工人的性别决定了工作类型:女性负责纺织纤维,男性不仅要种植、收割植物,还要负责织造并把织好的布料带到市场上。

到了18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手工业的缓慢生产方式开始逐渐难以跟上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服装需求。

这一时期,发明家和企业家们开始研究提高产量的方法和机器,最终导致农村就业机会的丧失和家庭手工业的消亡,迎来了机械化时代。

工厂制:1760~1830年

随着纺纱机械化的出现,纺织生产领域的新发明和新技术应运而生。1764年,织布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James Hargreaves)发明了由1个轮子带动8个锭子的“珍妮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8倍。1769年,理查德·阿克莱特(Richard Arkwright)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申请了专利,从而可以在一台机器上进行大规模纺纱。水力纺纱机需要巨大的能量,因此必须建在河流旁边,利用水的力量使其旋转。

另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是1785年埃德蒙·卡特赖特(Edmund Cartwright)的动力织布机。这是一种由蒸汽驱动的织布机,由脚踏板控制,升高或降低经纱(垂直的纱线),而纬纱(水平的纱线)被拉到经纱之间形成织物。这类机器使纺织品的生产效率更高、速度更快。

所有这些发明,推动了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中心的英国社会向以工厂为基础的机械工业化转型,这一转型称为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指18~19世纪欧美使用机器、工业迅速发展的阶段。——牛津学习词典

工业革命使商品的生产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规模。衣服、鞋子、工具和家庭用品的生产过程变得更简单,价格也更便宜。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人们开始拓展国外市场,在国际上销售这些商品,从而推动了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财富。

18世纪末,始于英国的纺织工业技术传播到了美国。伊莱·惠特尼(Eli Whitney)发明的轧棉机(1793年获得专利)取代了较慢的手工清除棉籽的方法。1793年,英国人塞缪尔·斯莱特(Samuel Slater)在美国罗德岛的波塔基特市凭借记忆成功复制建造了一座水力纺织厂。他被认为是美国纺织工业的创始人,被称为“美国工业革命的奠基者”,正是由于他带来的技术开启了美国的工业革命。

在西欧和美国,被称为“工厂”的新兴生产形式取代了乡村工业,用蒸汽机生产面料和服装。那些曾经在家或是小店铺、农田里工作的人们,移居到了城市,在大公司里找到了工厂的工作。

工厂里工人工作的环境单调、危险、不卫生,纺纱机的运作部件没有保护装置,因此操作风险高。许多工人被迫长时间工作,却只得到很低的工资。孩子们需要工作来增补家庭开支,童工现象非常普遍。

19世纪早期的政治意识形态是古典自由主义,强调政府在极少或不参与的情况下保障个人自由。因此,受工厂主剥削的工人几乎得不到政府的保护。

到19世纪中叶,由沃尔特·亨特(Walter Hunt)、伊莱亚斯·豪(Elias Howe)和艾萨克·辛格(Saac Singer)三位发明家发明的机械化缝纫机加快了生产的步伐,提高了产量。

在此期间,一种特定类型的工厂出现,一个被称为“雇主”的中间人在“雇佣模式”下指挥其他人生产服装。这些工作场所被称为“血汗工厂”。

血汗工厂:工厂或车间,尤指服装业,体力劳动者以极低的工资长时间受雇,工作条件恶劣。——牛津词典

成衣的开端

由于购买面料变得容易,工厂和商家开始生产和销售一种新型服装,这种服装按标准尺寸制作,价格实惠,不需要试穿,被称为“成衣”,如衬裙、衬衫、裤子、手套和帽子等。

成衣:按照一系列标准尺寸而不是按照顾客的具体尺寸制作的服装。—— 柯林斯词典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中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技术工人、经理、会计师和公司职员们有多余的钱去购买休闲用品了。

1851年,在海德公园标志性的水晶宫内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示了工业化是通向美好未来的关键因素。600万名观众参观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技术、新发明和消费品,流连于异彩纷呈的展品之间。本次展览会从品位、文化和时尚各方面都对观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纺织厂商和企业家们受大型展览建筑,尤其是大型玻璃的使用和内部的视觉陈设的启发,开始在大城市开设百货商店。

百货商店:一个大型的店铺,由不同的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出售不同类型的商品。—— 牛津学习词典

世界上第一间百货公司是创立于1852年的乐蓬马歇百货公司(Le Bon Marché),随后是1858年巴黎的梅西百货(Macy)、1909年伦敦的塞尔福里奇百货(Selfridges),这些百货商店为越来越热衷于消费的公众提供了大量量产商品。

购物作为一种娱乐休闲方式,为中上阶层的时尚女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活动,可以在远离家庭和男性陪伴的情况下完成。这使百货商店变得与众不同。商店以新颖的展示技巧和为商品贴上价格标签营造不同的购物体验,许多商店还设置了餐厅和茶室来满足女性的社交需求,希望她们将购物视为一种社交活动。

以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保罗·波烈(Paul Poiret)、马德琳·维昂内(Madeline Vionnet)为代表的法国时装设计师在20世纪初登场,迅速赢得了“国际时尚引领者”的声誉。抄袭款式的行为在美国是合法的,许多美国的百货公司派员工到法国秘密绘制巴黎时装周的时装设计,在他们自己的秀场上展示了让人印象深刻的“巴黎原创”。

仿制品:某种流行的东西的复制品或仿制品,售价低于原版。—— 韦氏词典

制造商不断征用外国劳动力,服装工厂迅速崛起,服装定制向成衣制造转变。由于缺乏保护,工作条件不断恶化,很多大城市的血汗工厂都隐藏在贫民窟里,工作环境更为糟糕。1911年,纽约市三角内衣工厂火灾造成146名制衣工人死亡,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抗议,促使政府采取新的改革措施。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随着广告、时尚杂志、邮购目录和连锁店的兴起,女性成衣数量激增,她们有越来越多的服装可供选择。

具有代表性的是20世纪30年代引进了合成纤维——尼龙,是由杜邦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研发的,被誉为第一种全合成纤维。尼龙长袜比丝袜更结实、更实惠,1940年开始商业化销售,立刻受到市场的欢迎。

随着20世纪社会的发展,购买力不断增强的中产阶级开始大量购买新型、创新的合成纤维服装。例如,1951年,纽约市的一家服装制造商推出了一种男式夏装西服,其营销口号是“奇迹可以发生”。这种革命性的西服比天然纤维制成的西服价格更便宜,而且据说更易打理,它是由一种新的合成纤维涤纶制成的。

因此,现代时尚与技术进步密不可分。贯穿历史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决定了我们的穿着习惯,改变了服装的设计、制造、运输、销售和穿着方式。

(后续请阅读本书)

目录


作者简介

毛艺坛,女,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服装市场营销与管理,主讲”服装营销与管理“”服装陈列设计“”时尚买手“等课程。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丝绸之路上汉唐时期蜀锦的文化传播与贸易交流研究“,校级科研项目”四川省服装产业品牌发展战略研究“”‘川派服饰’品牌塑造研究“等。

编辑荐书

可读性强:
·是一本介绍时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实践意义的图书
·分析了循环时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了时尚行业如何从线性模式转变为循环模式

·涵盖时尚供应链的每一个要素

·包含案例研究和一些典型的循环领导者的简介,如巴塔哥尼亚、韦贾、克里斯托弗·雷伯恩和斯特拉·麦卡特尼

·是一本学生、创意者及所有热爱时尚和可持续发展人士的必读书目

印装精美:彩色精装,封面特殊工艺。

图书信息

书名:循环时尚:时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丛书主编:乔洪

作者:[美]佩吉·布鲁姆 著;毛艺坛 译

ISBN978-7-5180-9186-7

定价:168.00元

出版时间:2022年6月

印装:彩色精装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国家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

【扫码购买】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