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多脉冲热成型钢点焊工艺研究

   日期:2023-08-15 20:40:0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38    评论:0    
传播有价值的信息,让更多人了解热冲压行业
完全个人兴趣创建,任何信息的发布永久免费
↓↓↓↓↓点击下方关注不迷路↓↓↓↓

摘要:热成型钢具有高强度、轻量化等特点被越来越广泛运用至汽车车身生产制造中,但由于热成型钢自身的化学成分及 成型方式造成可焊性较差、易产生飞溅和焊点不良。本文采用预热电流、预热电流 + 单脉冲 / 多脉冲电阻点焊工艺对热成 型钢三层板进行焊接,对比了不同模式下焊核直径 / 外观面、抗拉强度、现场跟踪飞溅情况、博世 KSR 曲线、金相显微分 析。研究表明预热电流 + 二次脉冲为最优焊接工艺,可获得无飞溅、抗拉强度高、组织及性能良好的焊接接头。

关键词:热成型钢;多脉冲;飞溅;焊核直径;抗拉强度

1 引言
     随着汽车安全性能、防腐性能和车身轻量化的发展潮流,镀锌板与热成型钢越来越多使用于车身生产制造中,据试验证明:汽车重量降低10%,油耗可降低6%~8%。热成型钢不仅提升了整车碰撞性能,又减轻了车身重量, 降低了油耗,提升了节能环保性能。汽车上使用热成型钢又叫做硼钢(B 钢),B 元素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钢板的淬透性,增强钢板的力学性能 。以常用的22MnB5为例, 其化学成分见表 1。热成型钢板组可焊性较差,会产生大 飞溅,焊点表面产生毛刺影响后工序装配,需要耗费人 力和物力打磨清理,焊点飞溅也可能会造成焊点不良, 影响整车合格率 。传统的软规范和硬规范已经不能满足 实际生产需求,本文对预热、预热+单脉冲 / 多脉冲焊接 方式进行研究,分析焊接飞溅、力学性能等情况,选出最优焊接工艺,为大规模自动化生产提供参考。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试验基于某车型B柱三层板组进行焊接,材料为宝钢生产 0.7mmGD54D+ZF-SL 镀锌板、1.4mmGHF1500AS与1.4mmGHF1500AS 热成型钢,试片长110mm, 宽 35mm。采用ABB机器人进行点焊,电极帽材质为 CrZr-Cu,端面为 6mm,试验参数见表 2。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点焊表面及KSR曲线

      在不同脉冲次数下ABB机器人点焊时,利用BOS600控制器对电阻曲线进行收集,此模式下为恒流KSR记录。BOS600控制器本身具有监控焊接过程中电 阻随时间变化的功能,同时该曲线能够根据电阻值的陡 降判断焊接过程中是否产生飞溅及何时产生飞溅。不同脉冲次数下焊核表面毛刺及 KSR 曲线情况分别如图 1、2 所示。

      图1a)、图1c)分别为预热焊接、预热焊接+二次 脉冲焊接,焊点表面无飞溅毛刺,KSR曲线平滑未发生 飞溅现象。图1b)、图1d)分别为预热焊接+ 一次脉冲、预热焊接+三次脉冲焊接,焊核表面均有飞溅毛刺,且预热焊接+一次脉冲在241ms与350ms共产生两次飞溅, 预热焊接+三次脉冲预热在 266ms 处产生飞溅。

3.2 焊核直径与抗拉强度

      将 4 组试样分别进行线切割、镶嵌、粗磨、细磨、抛光、4%硝酸酒精溶液腐蚀,利用德国徕卡 DVM6A 型立体显 微镜测量焊核直径,如图3所示,蓝色线条之间为镀锌钢板与热成型钢焊核(焊核①),红色线条之间为热成 型钢与热成型钢焊核(焊核②),板材3为0.7mm镀锌板,美特斯CMT5105型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抗拉强度测试,见表3。

     当仅采用预热焊接时,焊核①镀锌板与热成型钢之间裂缝较多,受热痕迹不明显,有效焊核连接部分只有 3.882mm,焊核②处为热影响区,热成型钢与热成型钢 之间未形成有效连接,两处焊核的抗拉强度均为达到标 准。当焊接方式为预热焊接 + 一次 / 二次 / 三次脉冲焊接时,镀锌板与成型钢熔化明显,镀锌板压痕深度至少减少 50%,焊核呈规则的椭圆形,焊核直径和抗拉强度均符合要求。

3.3 金相显微分析

     采用奥林巴斯 GX53 型金相显微镜观察焊核组织结 构,如图 4 所示,结果发现仅采用预热焊接时,焊核区 域发现三处椭圆形针孔,最大的长 704μm、宽 308μm;预热焊接 + 一次 / 二次脉冲,未显示针孔及其他缺陷,焊 核组织完好;当预热焊接 + 三次脉冲时,发现 4 处不规 则气孔,最长的 138μm、宽 83μm。

4 结论

    1)当脉冲次数达到一、三段时产生飞溅,KSR 曲线 出现陡降现象,焊点表面有毛刺,现场跟踪视频拍摄有 飞溅,当只有预热焊接或二次脉冲时无飞溅,KSR 曲线 更加平滑。

    2)焊接脉冲之间设定的冷却时间(40ms),此阶 段无电流作用而压力保持不变,焊核不增长而塑性环持续增大,有效避免了焊核增长速度大于塑性环产生飞溅现象。 

    3)预热焊接时焊核直径及抗拉强度不满足设计标准, 多脉冲情况下符合设计标准。 

  4)针对 0.7mmGD54D+ZF-SL 镀锌板、1.4mmGHF 1500AS 与 1.4mmGHF1500AS 热成型钢板组,焊接方式为预热焊接 + 二段脉冲时,既无飞溅、焊核直径及抗拉强度符合要求,金相组织无气孔产生,为最优焊接方式。

注:以下视频与上述文章内容无直接关联。

原文转载自新技术新应用
作者:汪飞,毛建华,林读超,田永强
理:Jeffrey Chai

免责声明:文章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公众号仅为个人兴趣运营,专业性不足,望大家理解和支持!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随时为大家服务。
联系邮箱hot@rechongya.com|联系电话18636668821(微信同号)
↓↓↓↓↓点击下方关注不迷路↓↓↓↓

↑↑↑↑↑点击上方关注不迷路↑↑↑↑↑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