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冯杨
超高层建筑是反映城市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能够展示强劲、繁荣的经济实力。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带来了人口数量增加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也促使建筑寻求向高空发展,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摩天建筑的高度不断创出新高。
今天分享的是审图要点,它主要适用于业主、施工单位以及像我们这样的BIM咨询单位,我们有着丰富的超高层BIM全过程咨询经验,所以有责任有义务规整收集超高层资料来帮助大家!
给排水及消防专业
1. 建筑内的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均应采用高压给水系统;
2. 当建筑外墙采用玻璃幕墙时,喷头与玻璃幕墙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m;
3. 明确超高层建筑不应采用隐蔽型喷头;
4. 高层建筑设置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间距通常为1.8m~3.0m,喷头距离端墙(外墙)的距离为喷头间距的一半;
5. 建筑面积大于100㎡的厨房应设置厨房自动灭火装置;
6. 核查喷淋配水管两侧每根配水支管连接喷头是否超过8个,高危项目是否超过6个《自动喷水设计规范》;
7. 救援用屋顶直升机停机坪的消火栓应配置雾化直流两用水枪;屋顶高架直升机场停机坪应设置泡沫消火栓;
8. 当需使用泡沫灭火剂的管道,宜采用不锈钢管或内涂塑热镀锌钢管;
9. 设备和管道的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
10. 除检测用的阀门外,水消防系统上公称直径等于大于DN100的阀门均应采用信号阀。
防排烟
1. 核心筒周围的环形疏散走道应设置独立的防烟分区;在排烟管道穿越环形疏散走道分隔墙体的部位,应设置 280℃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2. 设置自然排烟设施的场所中,自然排烟口的有效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场所地面面积的5%;
3. 采用外窗自然通风防烟的避难区,其外窗应至少在两个朝向设置,总有效开口面积不应小于避难区地面面积的5%与避难区外墙面积的25%中的较大值;
4.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间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宜按避难层分段设置;
5.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6. 疏散走道的补风口与排烟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其他场所不应小于5.0m;
7. 防烟、排烟系统的管道不应采用土建风道,管道材料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宜采用金属风道;
8. 风管跨越防火分区或者风管穿越风井时,是否漏掉阀门;
9. 当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场所确需设置外窗时,应采用不可开启外窗。
空调通风
1. 厨房、浴室、卫生间等房间的垂直排风管道,应采取防止回流措施并在支管上设置防火阀;
2.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但接触腐蚀性介质的风管和柔性接头,可采用难燃烧材料制作;
3. 用于通风、空调风系统的设备和管道的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及粘结剂应采用不燃材料。确有困难时,粘接剂可采用难燃材料。空调水系统的设备和管道的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当采用难燃材料时,应外包不燃材料;
4. 空气调节风系统的送风道和经冷、热处理后的新风送风道不应采用土建风道,其他通风管道不宜采用土建风道。
电气
1. 在建筑物内敷设的高压供电线路(变配电室内敷设与市政引入线除外)应采用耐火电缆,并应按消防配电线路要求敷设;
2. 消防用电的配电干线及分支干线采用电缆时,应选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
3. 消防水泵、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引至消防控制室的直接控制线应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控制电缆。其它消防设备的控制线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信号传输线路、 消防紧急广播线路及消防专用电话线路等应采用耐火电线电缆;
4. 桥架是否穿越水暖井,电井内,桥架立管是否与梁冲突、是否有调整空间;
5. 核查配电箱是否在车位上方,对车位是否会有影响;
6. 电气机房是否有管道穿过(配电间、变电站、弱电间、计算机房等)。
今天只是针对于拿到图纸后,对二维图纸进行的审查,我们在建完模型后,还有针对三维空间上的审图要点,比如说:集水井的管道及管道附件、消火栓箱是否影响车道车位、地库图纸中管线进主楼方向和主楼图纸中不一致等等,关注我们收获更多超高层知识要点!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