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球上还有法外之地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8月10日通报,今年上半年,在案件震慑和政策感召下,中管企业主动投案214人。这一数据足以说明,今年以来国资央企反腐败工作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强劲态势。各位逃犯,不管你原在不在央企,“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现在躲到哪,躲多长时间了,投案自首是最好归宿。你说呢?
再从跟上说,任命关键企业“领头雁”者就没责任吗?
今年年初,官方将国有企业列为反腐败重点领域强化部署。从中纪委通报看,我国能源电力等领域反腐败工作多点突破,且涉及人数多,涉案金额巨大。在此后半年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曾在不同节点,多次集中发布中央企业管理人员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消息,被查管理人员涉及的企业中,煤、电、石油、化工等能源矿产类企业居多,包括中国大唐电力燃料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张志刚,中国华能陕西发电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庆义等。
此外,被查央企管理人员还来自粮食、装备制造、物流等领域,例如中储粮集团资产管理部原副部长高正谦,兵器工业集团北方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原董事、党委委员高扬,东风公司特种装备事业部(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熊爱国,中国邮政寄递事业部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凯等。
我国垄断性的央企已缩至百家以内,不仅牵系国计民生,同样也关系国家安全。国有企业“一把手”集决策、经营、人事、财务等诸多权力于一身,无良商人怎不想巴结?自然成为不法者围猎腐蚀的首要对象。据统计,上半年国资央企纪检监察机构查办的党组(党委)管理干部留置案件中,“一把手”占四成以上。国家对央企进一步加大反腐败力度大有必要,大快人心。
根据官方通报,3名国资央企中管干部于今年上半年被查。5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原副部长级干部骆玉林被查。他曾担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国资委党委巡视组组长等职。6月25日,端午假期后的第一天,官方通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徐文荣被查。8月2日官方通报,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原副总经理李东被开除党籍,他于今年2月8日官宣被查,被指“肆无忌惮靠煤吃煤”。
还有,对于关键国企的“领头雁”,国资委今后在选用中早该慎之又慎。“子不教,父之过”。这话用在这或许欠妥,但公众在问,犯罪分子走到今天,有关部门就没责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