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聚焦五区建设】以构建“六项品牌”为牵引,为聚力打造民生幸福均衡区贡献民政力量

   日期:2023-08-11 09:49:1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22    评论:0    

今年以来,市民政坚定贯彻落实市委“1153”工作思路和“五区”工作部署要求,持续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以构建“精准救助、幸福养老、和谐治理、惠民殡葬、满意事务、阳光慈善”六项品牌为牵引,为聚力打造民生幸福均衡区建设贡献民政力量和民政担当。
以“精准救助”为牵引

兜底保障效能持续增强

一是加大发现力度。紧扣救助标准自然增长、重度残疾人单独办理、“三级联动”主动发现等机制,主动将487个困难家庭、838名困难群众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将79名儿童分别纳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累计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6亿元。

二是精准动态复核。按照“逢进必核、每户必查”原则,对全市13000余名申请低保和在保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评估,纳入低保487人,清退不符合条件人员1063名,做到动态管理低保金有增有减,低保户有进有退。

三是强化资金监管。组织对全市862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进行3轮“一本通”代持排查,清理代持信息252条,梳理解决代持资金监管难题10余项。组织各镇(街道)对全市5400余名特困人员开展探视并评估自理能力,排查与自理能力等级不相应人员183名,动员安排123名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提升了特困人员照护服务精准度和满意度。

四是优化提升特困人员供养质量。优化完善《提升特困人员照料服务质量行动方案》,制定生活照料、上门探视、医疗照护等22项照护服务清单,进一步规范养老服务机构和居家照料务机构特困供养人员服务质效。推动不能自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到养老机构集中供养率达到55%以上,织密扎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

以“幸福养老”为牵引
公共服务供给提档升级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出台《进一步优化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措施的实施意见》,落实平度市户籍70岁以上老年人到助餐点就餐午餐优惠4元的助餐政策。已安装助餐设备机构45家,签约助餐老人2921人,助餐消费人次7899次。
二是优化设施供给。采取新建、利用闲置设施改扩建等方式,完成17处镇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质升级工作,签约家庭养老床位5782张。以“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方式加速推进,挂牌督导村级养老服务站建设进度,承建104处村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已建设完成89处,建成率86%,剩余15处已建设过半。依托新河镇福寿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完成1处示范性失智老人照护中心建设任务。
三是加快适老化改造提升。以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和属地政府公益岗位为依托,补充助餐队伍服务力量。积极推动半失能、失能困难老人的居家上门服务和家庭硬件工作,为1253名半失能和失能低保老人提供37590次居家上门服务;完成1284户困难老年人安装助行、助餐、助穿、如厕、助浴等适老化和智能化设施,居家老年人通过网络连接实现紧急呼叫、活动感知、健康监测等智能化服务,逐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以“和谐治理”为牵引

基层自治活力不断激发


一是加强社工队伍建设。联合市委组织部出台了《社区专职工作者考核办法(试行)》,从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入手,规范全市376名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考核工作,激励社区专职工作者担当作为,激发社区整体活力,切实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二是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围绕新型社区邻里中心目标,召开全市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初选了星光、徐福等13个社区为“五型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打造建设。结合社区工作特点,聚焦重点服务人群,因地制宜提供文化、养老、卫生健康等服务内容,积极推进五型一站式邻里中心建设。
三是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工作和年报工作。指导各镇(街)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工作,目前,全市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已245家,平均每个社区5家,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已登记596家,平均每个行政村已登记2家。范围涉及志愿服务、公益服务、文化体育等领域。在全市开展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报审核工作,审核完成497家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占全市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的88%。

以“惠民殡葬”为牵引

殡葬改革成果巩固深化


一是深化殡葬改革。联合农旅集团研究制定出《平度市殡葬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32030),提交市政府审批后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20232030)。力争每个镇(街道)建成1处镇或村级公益性公墓或公益性怀念堂,并完善相关设施实行树葬、花葬、草坪葬、壁葬、寄存等节地生态葬法。抓住“春节”、“清明”等祭祀高峰,开展“鲜花换纸钱和鞭炮”活动,发放代祭鲜花2600余束;组织了17个镇(街道)和298个行政村红白理事会骨干成员培训,红白理事会骨干成员参训率和婚俗宣传教育活动培训率分别达到100%。推动全民火化,火化遗体7548具,接待丧属8.2万人次,火化率达到100%。免除遗体接运、火化、等基本费用,减免惠民资金1012万元。

二是加快公墓建设。同步推进凤台街道上埠村、大泽山石柱子村、东阁街道崔召村3处公益性公墓建设,建设墓穴1650个。因地制宜改造公益性怀念堂3处,建设格位350个。三是实施殡葬整治。用植树节的契机,全市植树遮挡国省道传统墓地5处,共计坟头1200余个;采取迁移、生态化改造的办法,在环境保护区、旅游大环线等重点区域内,整治散乱坟头1500余个。


以“满意事务”为牵引

便民利民举措多维优化

一是持续推进婚俗改革。出台《关于加强婚介服务机构监管机制》,加强对婚介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打造10个婚俗改革示范点。利用春节、情人节、“5.20”等特殊节日,发放《给新婚夫妇的倡议书》3000余份,形成了良好的婚俗改革氛围。
二是开展地名故事拍摄。联合党史、文旅、档案、融媒体等部门,拍摄制作老龙湾等30余个实体地名场景故事、刘谦初红色文化园等10个红色地名文化讲解,完成地名解说配音2万余字。
三是创新残疾人康复试点。依托平度市精神病防治院的专业力量,探索“精心护理.共助回归”残疾人康复试点改造,完成190名的残疾人康复训练和技能培训,发放重度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3000余万元,惠及4.2万余人次。四是积极做好寻亲救助和落户工作。上半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20人次,通过公安部门人脸识别、DNA比对等方法,成功帮助7名流浪乞讨人员寻亲,1人办理落户手续。

以“阳光慈善”为牵引,

救助帮扶体系更加多元


一是广泛拓宽募捐渠道。心组织“慈善一日捐”动员活动,通过开展慈善“进机关、进医院、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不断拓宽募捐范围,上半年累计接收捐款713.8万元。
二是规范开展定向捐款。积极为爱心企业和个人拓建助困帮扶平台,提高捐款人参与慈善活动的积极性,上半年签订定向捐款协议400余万元,收到各类企业定向及冠名基金捐赠款物总额达200余万元,为我市慈善募捐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打造阳光慈善救助。照善款“用到实处、救到急处、助到难处”的原则,积极开展慈善捐赠帮扶,上半年,救助因火灾、大病、交通等突发临时救助支出5.8万元;定向捐助助困、助学资金和“慈善春节送温暖”活动支出402.87万元,1000余名困难群众得到关爱帮扶救助。

END


扫码关注我们
关注民政信息
 来源 | 办公室
 供稿 | 小   草
 编辑 | 蒋晓丽

点“在看”,一起看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