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的 Chart of the Week 聚焦尼尔森IQ最新发布的《2025年度网络购物者趋势研究报告》,深入解析网购人群的消费模式、态度与行为。近年来,电商平台的竞争不断加速,“多业态+全渠道”成为行业关键词:传统电商如淘宝、京东加码闪购业务,推动 O2O 化布局;抖音、小红书等社交电商平台则持续扩容,以内容与种草为驱动,重塑零售竞争格局。
?报告显示,618 大促热度正在显著下滑。参与率和支出双双下降,消费者的购物行为逐渐回归理性。数据显示,54% 的受访者表示减少冲动消费,38% 选择在日常直接购买,不再特意等待大促节点。不过,大促期间“薅羊毛”仍具吸引力,主动研究优惠攻略的比例达到 60%,较去年上升 5 个百分点,说明部分消费者虽然不再依赖大促,但对价格和促销依旧保持高度敏感。
??从年龄层来看,618 的参与度呈现鲜明的代际差异。18-25 岁的年轻群体热情最高,偏好囤积零食和饮料等快消品;18-25 岁的年轻群体最为积极,倾向囤零食和饮料;26-35 岁更关注母婴、宠物及家居用品;36-40 岁偏好酒类与保健品;而 41-60 岁则多选择主食、酒与保健品。
?从整体品类来看,个护、3C 数码、化妆品、服饰与家清仍是消费者最愿意等待大促的重点领域。但相较往年,整体价格敏感度出现下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产生需求时会即时下单,而不是对比价格或等待折扣,显示即时消费正在取代“守株待促”。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促效应减弱,淘宝依旧是消费者心中最顺手的比价工具,其次是抖音、京东和拼多多。
文案:Rebecca
编辑:Eve
设计:Karol
?报告显示,618 大促热度正在显著下滑。参与率和支出双双下降,消费者的购物行为逐渐回归理性。数据显示,54% 的受访者表示减少冲动消费,38% 选择在日常直接购买,不再特意等待大促节点。不过,大促期间“薅羊毛”仍具吸引力,主动研究优惠攻略的比例达到 60%,较去年上升 5 个百分点,说明部分消费者虽然不再依赖大促,但对价格和促销依旧保持高度敏感。
??从年龄层来看,618 的参与度呈现鲜明的代际差异。18-25 岁的年轻群体热情最高,偏好囤积零食和饮料等快消品;18-25 岁的年轻群体最为积极,倾向囤零食和饮料;26-35 岁更关注母婴、宠物及家居用品;36-40 岁偏好酒类与保健品;而 41-60 岁则多选择主食、酒与保健品。
?从整体品类来看,个护、3C 数码、化妆品、服饰与家清仍是消费者最愿意等待大促的重点领域。但相较往年,整体价格敏感度出现下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产生需求时会即时下单,而不是对比价格或等待折扣,显示即时消费正在取代“守株待促”。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促效应减弱,淘宝依旧是消费者心中最顺手的比价工具,其次是抖音、京东和拼多多。
文案:Rebecca
编辑:Eve
设计:Kar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