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即将接近尾声,生物科技领域今年再次上演了一幕残酷的行业洗牌。
这一年,无论是创新药研发、投融资环境,还是企业战略方向,都经历了不小的波动。资金趋于谨慎、项目评估更严格,一些初创团队选择暂缓推进,也有企业开始做结构优化、聚焦更具确定性的项目。
我们对公开信息进行了调研与整理,数据显示:截至11月中旬,今年至少有25家国内外生物技术公司关停或进入清算程序,高于去年的的22家。据药研网团队不完全统计,2025年关停的国内外生物技术企业如上图。
从上文统计关停的Biotech来看,这些公司大多集中在肿瘤免疫、细胞治疗、RNA/基因编辑等最烧钱的热门赛道。这些领域往往成本投入大、研发周期长、技术前沿难度与风险高,一旦融资不顺或临床节点失利,Biotech们便难以为继。
将视角拉回国内,中国生物技术企业在2025年也经历了密集的“退潮期”,但其背后有着更复杂的多重因素,并非单纯临床失败。部分国内Biotech呈现“主动优化型调整”的特点:企业开始重新审视资源投入,把更多精力放到能看到结果的核心管线上;一些团队通过合作、资产优化、项目聚焦来提升现金与运营效率。
Biotech 的节奏真的变了:活下去比跑得快更重要。
当资本不再为“故事”买单,真正被验证的技术、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稳健的现金管理能力,才能成为下一轮 Biotech 的生命线。
? 你觉得今年最明显的行业变化是什么?、
你所在的公司/团队有没有感受到这种“降本增效式创新”?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为资讯分享,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医疗建议
#生物医药观察 #生物医药 #医药产业链 #行业趋势#行业研究 #药企 #市场发展趋势 #产业发展趋势 #研究报告#行业报告
这一年,无论是创新药研发、投融资环境,还是企业战略方向,都经历了不小的波动。资金趋于谨慎、项目评估更严格,一些初创团队选择暂缓推进,也有企业开始做结构优化、聚焦更具确定性的项目。
我们对公开信息进行了调研与整理,数据显示:截至11月中旬,今年至少有25家国内外生物技术公司关停或进入清算程序,高于去年的的22家。据药研网团队不完全统计,2025年关停的国内外生物技术企业如上图。
从上文统计关停的Biotech来看,这些公司大多集中在肿瘤免疫、细胞治疗、RNA/基因编辑等最烧钱的热门赛道。这些领域往往成本投入大、研发周期长、技术前沿难度与风险高,一旦融资不顺或临床节点失利,Biotech们便难以为继。
将视角拉回国内,中国生物技术企业在2025年也经历了密集的“退潮期”,但其背后有着更复杂的多重因素,并非单纯临床失败。部分国内Biotech呈现“主动优化型调整”的特点:企业开始重新审视资源投入,把更多精力放到能看到结果的核心管线上;一些团队通过合作、资产优化、项目聚焦来提升现金与运营效率。
Biotech 的节奏真的变了:活下去比跑得快更重要。
当资本不再为“故事”买单,真正被验证的技术、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稳健的现金管理能力,才能成为下一轮 Biotech 的生命线。
? 你觉得今年最明显的行业变化是什么?、
你所在的公司/团队有没有感受到这种“降本增效式创新”?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为资讯分享,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医疗建议
#生物医药观察 #生物医药 #医药产业链 #行业趋势#行业研究 #药企 #市场发展趋势 #产业发展趋势 #研究报告#行业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