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是否正在从“平台投喂内容”走向“用户自造内容”的宇宙?
最近我发现某平台的内容越来越垃圾和不合胃口,这不禁让我思考低质内容为什么那么多,还那么受欢迎?
所谓的低质内容是什么,我眼中的低质内容有以下几个特征:1.颜值高 2.标题党 3.冲突性强 4.高可复制性 5.创作门槛低。可事实偏偏是这样的内容最容易活下来(让你停下来又让你停不下来),当算法学会哪些内容更容易让人停下来,自然而然会给更多人推荐同样的内容。
当创作者发现这类内容更容易涨粉,久而久之就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内容生态,你也觉得内容越来越垃圾。所以你看到的内容本质上和你并无多大关系,平台的平均内容质量,往往是“最会薅算法羊毛的创作者的平均水平”,而非用户的平均水平,简而言之算法机制天然的决定了信息的味道。
在 web2.0 平台时代算法主动分发替代人的选择,低质娱乐内容继续泛滥,而这样的光景似乎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不过我们也可以在混乱中窥见一些未来趋势—我们正在从“平台投喂内容时代”转为“用户主动个性化创造时代”,也就是 web3.0。web3.0 时代用户完全主导信息的摄入与产出,平台的算法垄断崩溃被用户的个性化创造和自治所取代。内容创造和分发权在每一个用户手中,比如你可以自定义算法、权重和屏蔽逻辑,让 AI 给你生成个性化投喂。你和受众是订阅关系,而非传统的你在“平台上的粉丝”,reddit 和 substack 正在往这方面走不过架构并无本质区别。具体的 web3.0 是什么样的我们谁也不知道,不过它一定不是一个仍然拥有壁垒的平台,它或许是一个去中心化协议,一个人的内容可以在另一个人上继续评论互动而不是被平台墙隔离开来。结合以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该怎么提前布局 web3.0 时代的个人阵地,欢迎探讨?
#web3
最近我发现某平台的内容越来越垃圾和不合胃口,这不禁让我思考低质内容为什么那么多,还那么受欢迎?
所谓的低质内容是什么,我眼中的低质内容有以下几个特征:1.颜值高 2.标题党 3.冲突性强 4.高可复制性 5.创作门槛低。可事实偏偏是这样的内容最容易活下来(让你停下来又让你停不下来),当算法学会哪些内容更容易让人停下来,自然而然会给更多人推荐同样的内容。
当创作者发现这类内容更容易涨粉,久而久之就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内容生态,你也觉得内容越来越垃圾。所以你看到的内容本质上和你并无多大关系,平台的平均内容质量,往往是“最会薅算法羊毛的创作者的平均水平”,而非用户的平均水平,简而言之算法机制天然的决定了信息的味道。
在 web2.0 平台时代算法主动分发替代人的选择,低质娱乐内容继续泛滥,而这样的光景似乎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不过我们也可以在混乱中窥见一些未来趋势—我们正在从“平台投喂内容时代”转为“用户主动个性化创造时代”,也就是 web3.0。web3.0 时代用户完全主导信息的摄入与产出,平台的算法垄断崩溃被用户的个性化创造和自治所取代。内容创造和分发权在每一个用户手中,比如你可以自定义算法、权重和屏蔽逻辑,让 AI 给你生成个性化投喂。你和受众是订阅关系,而非传统的你在“平台上的粉丝”,reddit 和 substack 正在往这方面走不过架构并无本质区别。具体的 web3.0 是什么样的我们谁也不知道,不过它一定不是一个仍然拥有壁垒的平台,它或许是一个去中心化协议,一个人的内容可以在另一个人上继续评论互动而不是被平台墙隔离开来。结合以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该怎么提前布局 web3.0 时代的个人阵地,欢迎探讨?
#web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