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混护肤圈十年,看过的脸,比皮肤科医生都多。有人信科学,有人信命,但最后赚钱的,全是懂“人性”的。护肤,从来不是卖功效,是卖希望。你以为自己在买精华,其实你在买情绪。 我当年操过一个护肤盘,三个月卖断货。产品没多神,就是玻尿酸水加香精,但我包装了一个“医美级修复”的概念。文案我亲自写的,一句——“素颜也敢出门的底气”。这句话,杀疯了。当时的女人,一听底气,就共鸣。不是她们肤质差,是她们心太脆。 我让团队拍素人对比视频,全是假模特。有人问我良心在哪?我说在利润表上。因为在这个行业里,真话卖不动,情绪才值钱。你信我,我帮你“重生”,这才是护肤营销的底层逻辑。 我操盘的第二个品牌,更狠。我们直接开设“护肤诊所”,穿白大褂、挂证书,全是道具。人一旦进到那种场景,脑子就被拿走了。她不看成分表,只看“专业氛围”。我敢说,护肤行业最赚钱的环节,从不是研发,而是“信任”。信任就是黄金。 你以为客户在比价格,其实她在比谁更懂她。她皮肤油?你就说她代谢快。她长痘?你就说是内火旺。你越像专家,她越买单。因为她不是想买护肤品,她想买“被理解”。 最夸张的一次,我把一瓶卸妆水改名叫“肌底液”,多加一个词,利润翻三倍。供应商看懵了,我笑着说:“消费者不懂成分,他们只懂故事。”你要赢,就得学会讲人听得懂、信得深、舍得掏钱的故事。 后来我带了几个新手,他们天天想走技术流。我告诉他们,护肤这行,你越真,越穷。顶级的玩家都懂一点:卖护肤不是卖皮肤,是卖“人生状态”。谁能让女人觉得“变好看了就能翻盘”,谁就能收割她的心。 现在你再看那些爆火的品牌,全是一句话就定江山——“抗老”“重生”“修复”。没人关心你成分,大家只在意有没有“被唤醒”的感觉。 所以,我干了十年,总结一句:护肤圈的尽头,不是科学,是信仰。你以为自己在卖瓶子,其实你在建教堂。只要她还怕老、怕丑、怕被比较,你就有生意。 这行残酷,但真实。只有懂得利用人性的人,才能笑到最后。你想让别人信你,就得先学会让她离不开你。护肤卖的不是霜,而是依赖。 我见过太多人用命挣钱,也见过太多人靠一瓶面霜翻身。护肤这行,没有真理,只有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