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电室内电缆沟是电力电缆的核心通道,设计需兼顾安全、功能与运维,核心要点如下。
一、核心设计原则
需遵循三大原则并符合国标:
安全优先:聚焦防水、防火、防坍塌基础防护;
功能适配:按电缆数量规格定沟体尺寸,预留扩容空间;
运维友好:合理分段、设标识与检修通道。
需符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
二、关键设计环节与参数
(一)沟体结构与尺寸
宽 600-1200mm、深 800-1200mm(满足 10kV 电缆弯曲半径);侧壁混凝土浇筑≥150mm,底部设 1:50 排水坡度;多回路分层设计(每层≥300mm),角钢支架分隔,水平间距≤800mm、垂直间距≤1000mm,支架做热镀锌防腐。
(二)防水与排水
外侧刷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内侧涂≥2mm 聚合物水泥基防水砂浆,接缝贴自粘防水卷材;最低点设≥500×500×800mm 集水井,内置扬程≥5m 的潜水泵与液位传感器;盖板用带排水槽的钢筋混凝土板,接缝装遇水膨胀止水条。
(三)电缆敷设与固定
按 “分层分类” 原则:高压与低压电缆间距≥150mm,控制与电力电缆间距≥100mm;用尼龙扎带或不锈钢卡箍固定,垂直敷设每 1.5m 设固定点;电缆进柜穿防水套管,缝隙用防火密封胶封堵,沟内预留≥20% 敷设空间。
三、安全防护与运维优化
(一)防火与通风
每 50m 设≥240mm 厚防火分隔墙(砖砌或混凝土),两侧涂防火涂料,电缆穿墙处用防火封堵材料密封;每 30m 设防雨百叶通风口,保障空气流通降温。
(二)标识与巡检通道
支架标注电缆编号、电压等级、起止点,侧壁每 10m 标长度刻度,关键位置设警示标识;盖板采用重量≤50kg 的可开启式,两侧预留≥800mm 巡检通道,地面铺防滑地砖。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
尺寸不足:提前确认电缆规格与数量,避免后期扩容受限;
排水不畅:确保集水井在最低点,定期检修潜水泵;
防火不到位:规范设置防火分隔墙,使用合格封堵材料。
#工程人 #电力 #工程设计 #电气 #建筑工业化 #电工 #电路 #水利水电工程
一、核心设计原则
需遵循三大原则并符合国标:
安全优先:聚焦防水、防火、防坍塌基础防护;
功能适配:按电缆数量规格定沟体尺寸,预留扩容空间;
运维友好:合理分段、设标识与检修通道。
需符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
二、关键设计环节与参数
(一)沟体结构与尺寸
宽 600-1200mm、深 800-1200mm(满足 10kV 电缆弯曲半径);侧壁混凝土浇筑≥150mm,底部设 1:50 排水坡度;多回路分层设计(每层≥300mm),角钢支架分隔,水平间距≤800mm、垂直间距≤1000mm,支架做热镀锌防腐。
(二)防水与排水
外侧刷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内侧涂≥2mm 聚合物水泥基防水砂浆,接缝贴自粘防水卷材;最低点设≥500×500×800mm 集水井,内置扬程≥5m 的潜水泵与液位传感器;盖板用带排水槽的钢筋混凝土板,接缝装遇水膨胀止水条。
(三)电缆敷设与固定
按 “分层分类” 原则:高压与低压电缆间距≥150mm,控制与电力电缆间距≥100mm;用尼龙扎带或不锈钢卡箍固定,垂直敷设每 1.5m 设固定点;电缆进柜穿防水套管,缝隙用防火密封胶封堵,沟内预留≥20% 敷设空间。
三、安全防护与运维优化
(一)防火与通风
每 50m 设≥240mm 厚防火分隔墙(砖砌或混凝土),两侧涂防火涂料,电缆穿墙处用防火封堵材料密封;每 30m 设防雨百叶通风口,保障空气流通降温。
(二)标识与巡检通道
支架标注电缆编号、电压等级、起止点,侧壁每 10m 标长度刻度,关键位置设警示标识;盖板采用重量≤50kg 的可开启式,两侧预留≥800mm 巡检通道,地面铺防滑地砖。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
尺寸不足:提前确认电缆规格与数量,避免后期扩容受限;
排水不畅:确保集水井在最低点,定期检修潜水泵;
防火不到位:规范设置防火分隔墙,使用合格封堵材料。
#工程人 #电力 #工程设计 #电气 #建筑工业化 #电工 #电路 #水利水电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