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电力系统末端、面向终端用户的一个微型发配用电系统,微电网究竟“微”在哪里?与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大电网究竟有什么不同?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2017年印发的《推进并网型微电网建设试行办法》中对于微电网的定义: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用电负荷、配电设施、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用电系统。微电网分为并网型和独立型,可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治管理。
从中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微电网理解为一套简易的“独立的微小电网”——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微电网与传统电网在结构、功能以及技术上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与范围:微电网是指接有分布式电源的小型电力系统,其规模相对较小,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
(2)电源和能源类型: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和传统能源(如天然气、燃油等),能源类型多样。
(3)运行模式:微电网具备并网和离网两种运行模式,能够在不同条件下实现与大电网的互动和独立运行。
(4)能源利用效率:微电网通过分布式发电、储能和智能控制等技术,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调度。
(5)系统灵活性:微电网具有较高的系统灵活性,能够实现快速响应和“源-网-荷-储”的快速互动。
(6)智能化程度:微电网具备较高的智能化水平,采用先进的通信、控制和监测技术,实现对电网各环节的实时监控和优化调度。而传统电网在智能化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
●“微”这个概念主要体现在微电网的小型化、分布式特点以及其在与大电网互动中所展现出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什么是智能微电网?
它是一个典型的信息物理系统(CPS),通过信息流和能量流的紧密耦合实现微电网的能量管理。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领域的技术,未来的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可以有效支撑能源互联网、电力物联网等应用,从而改进传统电网的运行与控制模式。智能微电网能灵活接入、高效存储和消纳新能源,需要将分布式发电、分布式存储、分散负载智能化集成到未来的智能电网中。未来配电系统结构将是智能微电网集群,形成多端交-直流混合电网。
咨询顾问:王飞 手机:13372196189(微信同号)
#微电网 #微电网控制 #智能微电网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2017年印发的《推进并网型微电网建设试行办法》中对于微电网的定义: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用电负荷、配电设施、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用电系统。微电网分为并网型和独立型,可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治管理。
从中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微电网理解为一套简易的“独立的微小电网”——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微电网与传统电网在结构、功能以及技术上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与范围:微电网是指接有分布式电源的小型电力系统,其规模相对较小,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
(2)电源和能源类型: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和传统能源(如天然气、燃油等),能源类型多样。
(3)运行模式:微电网具备并网和离网两种运行模式,能够在不同条件下实现与大电网的互动和独立运行。
(4)能源利用效率:微电网通过分布式发电、储能和智能控制等技术,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调度。
(5)系统灵活性:微电网具有较高的系统灵活性,能够实现快速响应和“源-网-荷-储”的快速互动。
(6)智能化程度:微电网具备较高的智能化水平,采用先进的通信、控制和监测技术,实现对电网各环节的实时监控和优化调度。而传统电网在智能化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
●“微”这个概念主要体现在微电网的小型化、分布式特点以及其在与大电网互动中所展现出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什么是智能微电网?
它是一个典型的信息物理系统(CPS),通过信息流和能量流的紧密耦合实现微电网的能量管理。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领域的技术,未来的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可以有效支撑能源互联网、电力物联网等应用,从而改进传统电网的运行与控制模式。智能微电网能灵活接入、高效存储和消纳新能源,需要将分布式发电、分布式存储、分散负载智能化集成到未来的智能电网中。未来配电系统结构将是智能微电网集群,形成多端交-直流混合电网。
咨询顾问:王飞 手机:13372196189(微信同号)
#微电网 #微电网控制 #智能微电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