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翻译前的准备工作:在正式翻译之前,需要先系统地了解所要翻译的产品。比如,如果是器械类产品,需要先查阅专业词典,查询各个部件等的专业词汇,并进行整理。如果客户提供了参考资料,最好使用;如果没有参考资料,需要自行查找相关信息。由于说明书篇幅较长,某些词汇可能会多次出现,因此在翻译时需要保持前后一致,译员可以通过记录或熟练使用Word或Trados等工具来实现。在查词时,一定要选择两种语言对应解释相同的选项。如果对某个词汇不确定,尽可能咨询相关专业人士。目前除了英语,其他语种的专业词汇词典种类相对较少。因为英语是国际上专业名词通用度最广的语言,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在正式翻译前最好准备一本英汉专业词汇词典,进行查找,然后将对应的英文解释与目标语言进行匹配,这样准确率会更高。
2. 翻译过程: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准备纸和笔,方便记录陌生或专业词汇。同时,保持电子翻译词典打开状态,以便随时查词。在有明确分割的段落之间可以适当休息,但切忌在翻译某一段文字时停下来。长时间工作中,人脑会逐渐适应工作节奏,所以最好一气呵成地完成段落的翻译。如果在段落中间停下来,那么在休息之后可能会因为大脑疲劳而导致对先前部分的遗忘,或者前后行文方式不一致。另外,在翻译过程中,也要时刻参考图文资料,以便加深对产品的理解。有时候,译员在翻译初期可能完全不明白所要翻译的产品具体是什么,但翻译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译员会逐渐摸清楚思路,豁然开朗,然后可以对之前翻译不准确的地方进行自己的补救和整改。
3. 翻译完成后:在翻译完成后,务必进行反复检查。建议在每段完成后回过头来仔细阅读,检查句子是否通顺,语气是否严谨准确,是否有语法、拼写、大小写或标点符号错误。切记,产品说明书对语言要求非常严格,稍有差错可能导致整体质量问题。因此,细节一定要注意。在检查时,仍然要注意查看同一词汇前后使用是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