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网荷储一体化三种典型模式
区域(省)级源网荷储一体化
√ 依托现代信息通讯及智能化技术,加强全网统一调度,建立源网荷储灵活高效互动的电力运行与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区域电网的调节作用,落实电源、电力用户、储能、虚拟电厂参与市场机制。
市(县)级源网荷储一体化
√ 在重点城市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坚强局部电网建设,梳理城市重要负荷,研究局部电网结构加强方案,提出保障电源以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方案。
√ 结合清洁取暖和清洁能源消纳工作开展市(县)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研究热电联产机组、新能源电站、灵活运行电热负荷一体化运营方案。
园区(居民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
√ 在城市商业区、综合体、居民区,依托光伏发电、并网型微电网和充电基础设施等,开展分布式发电与电动汽车(用户储能)灵活充放电相结合园区(居民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
√ 在工业负荷大、新能源条件好的地区,支持分布式开发电源建设和就近接入消纳,结合增量配电网等工作,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建设。
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概念
源(多能互补)、网(智能电网)、荷(负荷侧响应)、储(储能)
源荷互动:机组选型适应负荷需求,机组调节响应能力适应负荷动态变化,挖掘负荷侧的调节能力降低最高负荷,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
源网互动:加强电源与电网互动,应用灵活交直流输电技术、弹性电网、微网等技术,在新能源侧加装调相机等,提高电网适应可再生能源接入、新能源对电网电压和频率支撑能力
网荷互动:网荷协商,采取激励措施,引导负荷自主调整电力消费模式,参与互动
网储互动:充分发挥储能装置的双向调节作用
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技术
源
• 风力发电优化设计
• 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优化设计
• 传统光伏BAPV
• 生物质发电调峰调频
• 垃圾发电调峰调频
• 冷热电三联供优化设计
• 自备电厂灵活性改造
• 地热能+冷却塔+空气能系统设计
网
• 智能微电网系统
• 增量配电网
• 园区电网结构优化设计
• 局部电力系统潮流优化及网架构建
• 电网安全稳定性分析
• 配网自动化技术
• 智慧能源监控平台优化设计
荷
• 负荷平衡与电量平衡优化计算
• 负荷预测
• 智慧充电桩有序充电
• 可控负荷主动调小调停控制技术
• 负荷侧综合能源监控优化设计
储
• 锂电储能技术
• 储能系统优化设计
• BMS、EMS系统关键技术
• 微电网协同控制技术
• 能源系统优化控制技术
#新型电力系统 #源网荷储一体化规划设计
区域(省)级源网荷储一体化
√ 依托现代信息通讯及智能化技术,加强全网统一调度,建立源网荷储灵活高效互动的电力运行与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区域电网的调节作用,落实电源、电力用户、储能、虚拟电厂参与市场机制。
市(县)级源网荷储一体化
√ 在重点城市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坚强局部电网建设,梳理城市重要负荷,研究局部电网结构加强方案,提出保障电源以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方案。
√ 结合清洁取暖和清洁能源消纳工作开展市(县)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研究热电联产机组、新能源电站、灵活运行电热负荷一体化运营方案。
园区(居民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
√ 在城市商业区、综合体、居民区,依托光伏发电、并网型微电网和充电基础设施等,开展分布式发电与电动汽车(用户储能)灵活充放电相结合园区(居民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
√ 在工业负荷大、新能源条件好的地区,支持分布式开发电源建设和就近接入消纳,结合增量配电网等工作,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建设。
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概念
源(多能互补)、网(智能电网)、荷(负荷侧响应)、储(储能)
源荷互动:机组选型适应负荷需求,机组调节响应能力适应负荷动态变化,挖掘负荷侧的调节能力降低最高负荷,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
源网互动:加强电源与电网互动,应用灵活交直流输电技术、弹性电网、微网等技术,在新能源侧加装调相机等,提高电网适应可再生能源接入、新能源对电网电压和频率支撑能力
网荷互动:网荷协商,采取激励措施,引导负荷自主调整电力消费模式,参与互动
网储互动:充分发挥储能装置的双向调节作用
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技术
源
• 风力发电优化设计
• 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优化设计
• 传统光伏BAPV
• 生物质发电调峰调频
• 垃圾发电调峰调频
• 冷热电三联供优化设计
• 自备电厂灵活性改造
• 地热能+冷却塔+空气能系统设计
网
• 智能微电网系统
• 增量配电网
• 园区电网结构优化设计
• 局部电力系统潮流优化及网架构建
• 电网安全稳定性分析
• 配网自动化技术
• 智慧能源监控平台优化设计
荷
• 负荷平衡与电量平衡优化计算
• 负荷预测
• 智慧充电桩有序充电
• 可控负荷主动调小调停控制技术
• 负荷侧综合能源监控优化设计
储
• 锂电储能技术
• 储能系统优化设计
• BMS、EMS系统关键技术
• 微电网协同控制技术
• 能源系统优化控制技术
#新型电力系统 #源网荷储一体化规划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