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滤芯  甲带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邮票上的化工学家

   日期:2023-08-09 12:37:3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评论:0    

    1990年10月10日邮电部发行J173《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二组)》邮票,全套四枚,其中第三枚为化学工业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侯德榜先生。今天是他诞辰133周年。

    侯德榜,名启荣,号致本,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一个普通农家。他自幼勤奋好学,在家乡流传“挂车攻读”的轶事。青年时期,他在国外求学期间,目睹外国工头蛮横欺凌我码头工人,感受到帝国主义者凭技术经济优势对贫穷落后的中国人民进行残酷剥削与压迫,立志要掌握科学技术,用科学和工业来拯救苦难的祖国。

    1926年,侯德榜主持建成亚洲第一座纯碱厂,生产出的红三角牌优质纯碱,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被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侯德榜发誓决不与日寇合作,他和同事们冒着牺牲的危险,将机器拆卸搬迁工厂到四川,建立永利川西化工厂。1939年侯德榜率队前往德国购买合氨法制碱专利,由于日寇的重重阻挠而失败。回国后,他决心要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高效制碱法。他带领团队进行了500多次试验,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终于研究出了新的制碱方法。1943年中国化学工程学会同意将这一新的联合制碱法命名为“侯氏联合制碱法”。

    1949年,侯德榜先生得知中共中央领导人希望与他共商国家大计,便力克重重阻碍,绕道泰国、香港、韩国赶回北京。聂荣臻元帅亲自到车站迎接。毛泽东主席在接见他时说:“革命是我们的事业,工业建设要看你们的了!希望共同努力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此后,他更加勤奋于科学技术工作,为发展化学工业日夜操劳,又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并使之在上世纪6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和大面积推广,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74年8月26日,侯德榜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