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带式称重给煤机  减速机型号  履带  链式给煤机  无级变速机 

行研:我国千亿产业城市图谱及重点城市产业概况

   日期:2023-08-09 07:53:3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评论:0    

导语:各地政府的工作报告及发展规划中,“千亿产业”已成高频热词。各地都在追逐千亿产业,那么,在我国的大中小城市中,究竟分布着多少个千亿产业?本文将对2022年全国GDP排名前100城市千亿产业区域分布、行业分布以及重点千亿产业城市概况进行梳理,以供参考。

千亿产业城市图谱

2022年全国GDP排名前100的城市,按照2021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口径,全国共有62个城市拥有184个千亿产业,千亿产业总值合计40.87万亿元,占全国规上工业企业总营收的31%。

从区域分布来看,184个千亿产业分属于21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广东和江苏处于第一梯队,拥有的千亿产业最多,同为33个,广东主要分布在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等8个城市,江苏主要分布在南京、苏州、无锡等6个城市;上海和浙江处于第二梯队,浙江千亿产业为18个,上海为12个。

照国家统计局的41个工业大类分类标准,62个城市的184个千亿产业可以归入26个行业,其中,前5名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6个)、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5个)、汽车制造业(20个)、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7个)、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3个)。

部分千亿产业城市概况


上海

上海作为国内最大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输出地之一,2022年,工业增加值10794.5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473.68亿元,全年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406.86亿元,比上年增长5.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0%;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全国领先;从细分行业看,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超250亿,工业机器人产量超7.5万套,同比增长6%,产量居国内城市首位;累计建成1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和100家市级智能工厂。当前,上海创新型中小企业超万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5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产品38家,培育企业数量、质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拥有集成电路、张江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深圳

2022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45500.27亿元,连续四年居全国城市首位;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1357.09亿元,总量首次居全国城市第一;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0家,连续两年全国第一;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75家、居全国第二,总数达442家。深圳蝉联先进制造业百强市首位,新一代信息通信等4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国首位。目前,深圳拥有31个制造业大类,基本形成梯次型现代制造业体系,制造业占GDP比重超过30%。全球十分之七的民用无人机,十分之一的新能源汽车,五分之二的登机桥都是深圳制造,深圳制造的5G设备正在为7亿用户服务,电子信息产业约占全国规模的六分之一。深圳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量保持三位数增长,民用无人机、5G智能手机等产量增速也超过两位数。深圳在电化学储能产业处于全国领先的位置,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近80GWh,约占全国的27%,便携式储能占据全国三分之二市场份额,国内TOP15便携式储能品牌中有10家深圳企业。


广州

作为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广州拥有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工业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第一方阵,工业总体规模、综合实力、质量效益等指标领跑全国。2022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2.3万亿元;工业增加值6947亿元,占GDP比重24.1%,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8家;广州培育打造了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互联网6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2022年,广州汽车产量超310万辆,连续四年居全国城市之首,这意味着全国每生产9辆车,就有一辆来自广州,已形成以广汽丰田、东风日产、广汽埃安等12家整车制造企业为核心、1200多家零部件企业聚集、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涌现的完整汽车产业链;在新型显示产业方面,2022年广州超高清显示面板产能全国第一,生产了全球近一半大尺寸OLED电视面板;此外,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器械等领域也处于全国领先位置。

重庆

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重庆历来是制造重镇。截至2022年底,重庆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276亿元,完成规模工业营业收入2.82万亿元,总量位居全国第4位。汽车产业方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6.5万辆,同比增长140%,汽车出口额同比增长近90%,从微车到轿车,从乘用车到商用车,重庆已建立起了国内最完备的车型体系。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截至2022年底,重庆已连续9年成为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笔电基地,形成配套企业上千家,其中,作为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主战场”的西永微电园年产智能终端1亿台件以上,每秒生产电脑2.8台,实现了全球三成的笔电都是“重庆造”。装备制造业方面,2022年重庆实现营业收入5208.2亿元,其中纳入装备产业统计口径的规上企业有122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510亿元。截至2022年底,重庆“一区两群”制造业协同联动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渝西地区成为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新高地和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示范区,园区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提高至90%,单位工业用地产出提高至75亿元/平方公里;年营业收入超千亿、过百亿和上市工业企业分别增加至5家、50家和1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实现四个“倍增”,四类企业分别增加至30家、500家、1.28万家和8.6万家。


苏州

苏州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配套能力强,是国内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拥有35个工业大类,171个工业中类和505个工业小类,是我国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6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2家,超全省四分之一;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产业都已迈上万亿台阶,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产业规模达12819.7亿元,从业人员近100万人,是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基地,拥有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光子三个千亿级产业,人工智能产业跃居国内第一方阵;装备制造产业产业规模达13777.4亿元,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善的制造体系,拥有汽车整车、电子及零部件、智能车联网、机器人及数控机床和新能源等千亿级产业;先进材料产业规模达10800亿元,拥有纳米新材料、先进金属材料和高性能功能纤维材料三个千亿级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2188亿元,处于全国第一方阵,拥有高端医疗器械一个千亿级产业、创新药物产业居全国前列。

东莞

2022年,东莞跻身“工业大市”十强之列,排名第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67.3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全省占比达到13.3%,全市工业比重超过50%,涵盖41个工业大类中的34个,涉及6万多种产品,集聚超20万家工业企业、1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家境内外上市企业、14家超百亿工业企业、3家超千亿工业企业;以机器人产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早就迈过千亿大关,2022年达1193.89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2022年营业收入达667.32亿元,增速达11.3%;新型显示、新能源装备、生物制药等行业在去年的增加值分别增长9.2%、9.6%、11.3%。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东莞规模最大的产业集群,总产值超万亿元,2022年智能手机产量占到全国的16.8%。而玩具及文体用品制造业作为东莞五大传统特色产业之一,目前全市玩具生产企业超过400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近1500家。东莞也是广东省电动自行车产业主要集聚区之一,拥有电动自行车整车、锂电、头盔等相关配套企业超100家,年产值200亿元,爱玛、台铃等整车生产企业均在东莞布局。

佛山

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佛山制造业的底子很实,制造门类齐全、配套完整的优势在全国制造城市中非常突出。2022年,佛山规上工业增加值已经达到5761.84亿元,制造业主体超过1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456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双双提升至全国第五位;34个行业大类中,有2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面达58.8%;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6.4%、9.1%、7.8%、4.3%。作为制造业大市,已形成了“三五成群、十有八九”的产业格局,8个超千亿的产业集群中有3个是新兴产业、5个是传统产业。佛山家电、金属制品、陶瓷建材、纺织服装、家具等行业规模均排在全省第一位,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约占珠江西岸的一半,陶瓷机械、木工机械、塑料机械分别占全国市场的90%、60%和30%左右。


宁波

宁波,被誉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2022年,规上工业总产值2.43万亿元,宁波的全部工业增加值由全国城市第12位跃升到第7位,占全市GDP比重的42.5%;石化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221亿元,智能家电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264.5亿元;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0家,累计83家,稳居全国城市首位,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01家,累计283家,居全国城市第四位。2022年年末,全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621家,全年实现增加值4359.5亿元,增长5.3%。2022年1-11月,宁波全市汽车制造业811家规上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995.8亿元,同比增长14.5%。


无锡

2022年,无锡规上工业增加值5586亿元,同比增长5.4%,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6%,创十年新高;全市33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1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3.6%;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超7700家,14家企业入围2022年中国企业500强、25家企业入围制造业企业500强,均保持全省第一;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6家,数量全省第三、是2021年的2.5倍,累计达88家。在“465”现代产业体系的布局中,4大地标产业规模均突破千亿,其中物联网产业、集成电路产业位居全国第一阵营,生物医药上市企业市值全国第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增长迅猛。机械行业成为无锡首个万亿产业,产值超1.1万亿元。泰连锡生物医药集群、苏锡通高端纺织集群入选第三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无锡累计入围集群数达3个。

来源:招商引资实战平台

声明:本公众号致力于专业好文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分享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所发文章仅供参考交流。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立足本地 深耕跨境

 聚焦服务 平台运作

我们致力为全市各级政府、园区、企业和全球企业家朋友提供在烟发展投资选址、战略咨询、投融资、人才引进、技术转化、合资合作等全方位覆盖的资源、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如有合作需求,敬请联系我们! 

电话:0535-6518130

邮箱:ytgcyf@163.com

网址:www.investorcircle.cn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