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水泥制造的“两磨一烧”核心工艺
水泥生产本质上是一场矿石的物理与化学蜕变之旅。现代水泥制造遵循“两磨一烧”的基本法则:生料粉磨、回窑煅烧、熟料粉磨。
在破碎预均化阶段,开采自矿山的石灰石经历第一次“瘦身”。作为水泥中占比80%的核心原料,石灰石需破碎至适宜粒径,并通过预均化技术实现成分稳定。
生料制备环节能耗惊人——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需粉磨3吨物料,占全厂动力消耗60%以上。建福水泥4500t/d生产线技改重点即在此处,新型辊压机系统可显著降低粉磨电耗。
在预热器内,生料完成华丽转身:五级旋风预热系统让物料在悬浮状态下与高温气体充分接触,30分钟内完成40%的碳酸钙分解,大幅减轻回转窑负担。
02 回转窑:水泥制造的“心脏”
当生料进入回转窑,真正的蜕变才刚刚开始。窑内1450℃高温烈焰中,碳酸盐彻底分解,硅酸盐矿物熔融重组,最终凝结成灰黑色颗粒——水泥熟料。
回转窑的运转效率直接决定水泥品质。
窑内反应极为精密:物料温度需精确控制,使矿物形成液相又不致过度烧结。熟料出窑后立即进入冷却机,从1300℃骤降至100℃以下,锁定期望矿物结构并回收余热。
03 从熟料到水泥的完美蜕变
烧成的熟料进入最后工序——水泥粉磨。在此阶段,熟料与适量石膏及混合材共同粉磨,最终形成微细粉末。
粉磨是水泥生产耗能最大的环节,约占总能耗的40%。建福水泥2022年技改将优化焦点对准此处,提升粉磨效率,直接降低吨水泥电耗。
04 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制造
面对国家“双碳”目标,建福水泥的节能技改直指行业痛点。生料粉磨系统升级后,吨熟料标煤耗和排放显著降低,指标优于行业标准。
温度控制技术同样体现绿色制造理念。在福州建福广场厚大承台浇筑时,建福团队埋设55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通过三层覆盖(薄膜+麻袋+薄膜) 将内外温差控制在25℃内,避免裂缝产生。
2024年初,永安建福生产线更引入光伏发电项目,探索清洁能源替代。
05 水泥制造的“人本力量”
先进设备背后,是建福人专业素养与协作精神的支撑。2022年4月,安砂建福1#窑突发堵料故障,数十名员工在狭窄地坑中接力清灰八小时。党员带头跳入灰浆,女员工肩扛重桶,用最原始的“蚂蚁搬家”方式抢修设备。
这种凝聚力源自建福水泥六十余年的技术积淀。公司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福建省永安水泥厂,“建福牌”水泥早已融入福建建设血脉。从永安山区到福州摩天大楼,每一袋水泥都承载着温度与责任。
水泥生产本质上是一场矿石的物理与化学蜕变之旅。现代水泥制造遵循“两磨一烧”的基本法则:生料粉磨、回窑煅烧、熟料粉磨。
在破碎预均化阶段,开采自矿山的石灰石经历第一次“瘦身”。作为水泥中占比80%的核心原料,石灰石需破碎至适宜粒径,并通过预均化技术实现成分稳定。
生料制备环节能耗惊人——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需粉磨3吨物料,占全厂动力消耗60%以上。建福水泥4500t/d生产线技改重点即在此处,新型辊压机系统可显著降低粉磨电耗。
在预热器内,生料完成华丽转身:五级旋风预热系统让物料在悬浮状态下与高温气体充分接触,30分钟内完成40%的碳酸钙分解,大幅减轻回转窑负担。
02 回转窑:水泥制造的“心脏”
当生料进入回转窑,真正的蜕变才刚刚开始。窑内1450℃高温烈焰中,碳酸盐彻底分解,硅酸盐矿物熔融重组,最终凝结成灰黑色颗粒——水泥熟料。
回转窑的运转效率直接决定水泥品质。
窑内反应极为精密:物料温度需精确控制,使矿物形成液相又不致过度烧结。熟料出窑后立即进入冷却机,从1300℃骤降至100℃以下,锁定期望矿物结构并回收余热。
03 从熟料到水泥的完美蜕变
烧成的熟料进入最后工序——水泥粉磨。在此阶段,熟料与适量石膏及混合材共同粉磨,最终形成微细粉末。
粉磨是水泥生产耗能最大的环节,约占总能耗的40%。建福水泥2022年技改将优化焦点对准此处,提升粉磨效率,直接降低吨水泥电耗。
04 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制造
面对国家“双碳”目标,建福水泥的节能技改直指行业痛点。生料粉磨系统升级后,吨熟料标煤耗和排放显著降低,指标优于行业标准。
温度控制技术同样体现绿色制造理念。在福州建福广场厚大承台浇筑时,建福团队埋设55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通过三层覆盖(薄膜+麻袋+薄膜) 将内外温差控制在25℃内,避免裂缝产生。
2024年初,永安建福生产线更引入光伏发电项目,探索清洁能源替代。
05 水泥制造的“人本力量”
先进设备背后,是建福人专业素养与协作精神的支撑。2022年4月,安砂建福1#窑突发堵料故障,数十名员工在狭窄地坑中接力清灰八小时。党员带头跳入灰浆,女员工肩扛重桶,用最原始的“蚂蚁搬家”方式抢修设备。
这种凝聚力源自建福水泥六十余年的技术积淀。公司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福建省永安水泥厂,“建福牌”水泥早已融入福建建设血脉。从永安山区到福州摩天大楼,每一袋水泥都承载着温度与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