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本地种植学校营养餐项目|赋能本地企业 助力产业发展

   日期:2023-08-08 16:28:2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39    评论:0    

在临夏县每天一大早,都会有一辆张贴着“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甘肃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试点项目”的食品储运专车准时出现在乡村幼儿园门前,它就是专为项目幼儿园配送营养餐的专车。

2021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甘肃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试点项目在临夏县实施,临夏县蒲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志慧踊跃报名参加项目供餐企业遴选。通过项目办对供餐企业经营资质、基础设施、供应链条、带动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研判和筛查遴选,该公司最终被确定为试点项目供餐企业。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儿童营养餐项目用新鲜营养的本地食材,为幼儿提供符合当地少数民族习惯和风味的营养餐,为更多大山里的儿童的未来提供保障。不仅如此,项目还强化“本地化供应链”概念,通过构建基于当地食材的、相对稳的、低成本供应链,赋能本土企业,助力农业产业发展。

基于营养需求的“定制化”

中央厨房

在项目启动之初,项目团队先行完成了基线调查,根据基线调查结果,由营养专家提出每一种营养素对应的食材清单,围绕本地食材可供给性,设计制定季节性食谱若干套。为全力实施好试点项目营养供餐工作,马志慧的公司设立了专门的营养餐配送办公室,建立了集采购、加工、质控和配送于一体的“中央厨房”,并按照营养餐食谱集中加工营养餐后,及时将营养可口的热乎乎的饭菜配送至项目幼儿园的餐桌上。截至目前,企业已为8所项目幼儿园的1700多名学龄前儿童提供了两年多的营养早餐

世界粮食计划署临夏县学龄前儿童

营养改善试点项目中央厨房。

照片 © WFP/ Gansu PMO

联农带农的

包容性供应链

临夏县蒲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始终不忘社会责任担当,企业按照“项目+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将联农带农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先后和县域内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5户农户签订了肉类、蛋类和反季节蔬菜等农产品收购协议,通过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嵌入产业链条中,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和农户多渠道增收。如今,共有101户农户以营养餐食材供应、土地流转、小农生产、基地务工等不同方式从项目中受益,享受到了“经营赚现金、流转得租金、基地挣薪金”的项目红利,探索出了一条推动产业转型、促进当地就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农户们采摘营养餐供应的蔬菜。

照片 © WFP/ Gansu PMO

更高标准更规范的

安全保障

今年2月,蒲创建立了集餐食加工区、食品处理区、全自动面点生产线、包装生产线于一体的标准化面点生产加工车间,并配备食品专用配送车辆,主要用于为全县206所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加工配送营养早餐面点。同时,吸纳周边富余劳动力到标准化面点生产加工车间工作,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和返乡人员就近就业。作为给孩子供餐的食材,对生产标准和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升了区域内种养产业的标准化和规范性水平。马志慧自豪地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项目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平台,助推了企业的发展,延伸了产业链条,我们一定以此为契机,加强服务功能,让全县娃娃们都能吃上健康的营养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中央厨房照片。

照片 © WFP/ Gansu PMO

企业通过建立云数据分拣中心,打造从产地直采、中央厨房加工、团餐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农产品大数据平台,目前为临夏县30多家寄宿制学校及机关单位食堂供应食材,进一步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了农产品销售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小作坊”的

乡村振兴之路

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试点项目的助推下,企业由单一生产经营向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发展方向转变,供餐的“中央厨房”也从三年前的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了“大车间”,越来越多孩子们吃上了新鲜、营养、安全的营养餐,共富共美的新模式也在助力当地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营养餐照片。

照片 © WFP/ Gansu PMO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