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房产才有价值!
如果有人问,未来十年,房地产公司的发展会怎么样?我不敢断言;
但如果有人问,未来十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如何?
我想,这将会由人口的走向决定!
何以见得?
城镇化上升的本质
过去的几十年,我们一直在吸取借鉴全球的经验教训,举一个美国的例子吧。
底特律,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美国著名的“汽车之城”,曾经是美国制造业的骄傲和象征。
然而,它最终难逃破产的命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口的急剧下降。
人口都去哪里了?其实是被周边的纽约州虹吸掉了。
在这里,做个小科普,美国的纽约州和纽约市不是一回事,相当于我国省与市的区别;
纽约市占地面积仅为0.079万平方公里,而纽约州占地面积为14.13万平方公里,因此,完全有能力承载底特律流出的人口。
1990年,我国总人口11.43亿,城镇人口3.01亿,城镇化率26.40%;
截止到2022年,我国总人口14.11亿,城镇人口9.20亿,城镇化率65.20%;
回顾过去30余年:
前十几年,城市和农村房价差别并不大;后十几年,城市房价飙升,而农村地区的房价变动却小得多,甚至有下降的趋势。
可能有读者会觉得,“不会啊我老家的祖宅,一直在涨价”,但事实上,少数情况并不能代表全国;
毕竟,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农村占地面积高达94.7%。
城镇资产的膨胀上涨,是以8亿农民所持有的农村资产贬值近乎于0为代价的。
而这种此消彼长的势,促进了社会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人口流动,使得城镇化率不断提高。
新农村化的出现
2022年5月,中国城市报发布了一篇文章,统计了全国31个省份的城镇化率。
结果显示:
截至2021年末,有12个省份城镇化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4.72%,8个省份城镇化率超70%,上海、北京、天津等3市城镇化率超80%。
谈到城镇化未来的潜力,时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表示:
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围内或周边的县城容易接受大城市辐射带动,人口集聚能力强,未来具有较大的城镇化发展空间。
其实,全国城镇化率70%,可以视为已经到达了一个节点;
在这个阶段:
一线城市虹吸二线城市;二线城市虹吸三线城市;三线城市虹吸四线城市,而四线城市,则会把农村吸光。
此刻,农村能够离开的人口已几乎全部流失,三、四线城市已无处可吸;
然而,自上而下的虹吸并未停止,处于金字塔下方的三四线城市,将会重新开始所谓“新农村化”。
因此,未来的20-30年,资产可能成为长期的载体,各城市之间,可能会由此引发进一步的“抢人大战”。
虹吸周边城市的典型代表之一,就是带领西安起飞的 王永康 书记。
2006年-2016年,被部分西安人称为“失去的十年”,这段时间西安被合肥、长沙、武汉、成都的光芒盖过;
两任市委书记落马、秦岭违建问题不断、经济发展缓慢、地铁三号线塌方式腐败、“城墙思维”厚重、环境污染严重。
王永康到任后,为首的新领导班子,则改变了这一切,“烟头革命 ”、“厕所革命”、“车让人革命”还有 “行政效能革命 ” ,提出“最多跑一次 ” 主张。
由此,一改西安办事效率低下的形象,为招商引资,推行人口新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西安也就此超越成都、重庆,成为了人口增量最多的“西部第一”。陆续招进来阿里3000亿、华侨城2380亿、万达城600亿的投资;
比亚迪、中兴、华为、三一重工西安产业园、三星动力电池二期等项目,也陆续落地。
难以改变的现状
王书记的治理,绝对值得赞扬!
然而,这一切的繁华背后是有代价的。
西安周边的地级市,人口本就不多,而西安的崛起,再次虹吸了周边几十万年轻人口,这些地级市,几乎全面“崩塌”了。
大家可能在想:
国家高铁线路全面铺开,各省市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交通更加便捷,一二三线城市的人口应该会逐渐平衡吧?
答案恐怕也是否定的,交通便利带来的结果,只能使得年轻人流失的更快;
毕竟曾经交通不便,大家也不太愿意走得太远,现在去到各一二线城市只需要1~2个小时的高铁,变得更加方便了,商业也将更加集中。
未来,很可能会出现核心商业集中于一二线城市、制造业集中于三四线城市的场景。
届时,以牺牲农村为代价的城市资产上涨,可能会再次出现;只不过转变为——牺牲周边几百个县级市,20几个核心城市的城市资产进一步上涨。
就像韩国一半人口集中于首尔都市圈;日本90%人口集中于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一样。
现有政策没有重大改变,这一幕,可能在2035年前后出现。
国家会不会强力干预?房地产行业究竟会走向何处?我们仍需继续观察!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敬请联络小编删除)
2023城市更新、EOD片区开发、债务化解政策解读!
2023年最新创新融资、专项债券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