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履带  链式给煤机  无级变速机 

电力系统经济学导读:竞争的意义

   日期:2025-11-03 22:35:5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评论:0    
电力系统经济学导读:竞争的意义

电力系统经济学导读:竞争的意义

电力系统经济学导读:竞争的意义

电力系统经济学导读:竞争的意义

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消费者想买电时别无选择。他们只能向当地电力垄断企业购买电力。有些电力公司实行垂直一体化经营——既发电、输电,又负责配电。另一些则仅负责本地售电和配电,而这些配电公司又得从覆盖更广区域的发电输电企业采购电力。全球各地情况不同:有的是受监管的私营企业,有的则是国有企业或政府机构。但无论所有权归属如何,垂直整合程度高低,地域性垄断始终是行业常态。
采用这种供电模式的电力公司为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升作出了非凡贡献。如今,全球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居民都能用上完善的输配电网络。过去几十年间,这些电网输送的电量大约每八年就会翻一番。与此同时,工程技术的进步显著提升了供电可靠性——在世界许多地区,普通用户每年停电时间不足两分钟。这些成就的实现离不开持续的技术革新:比如架设了电压超过100万伏、横跨数千公里的输电线路;建造了发电量超千兆瓦的大型电站;以及实现了从发电厂到用户的智能电网实时调控系统。或许有些人会认为,基于如此辉煌的成就,用过去时态来开篇未免有些不合时宜。
上世纪八十年代,部分经济学家开始质疑这种模式已走到尽头。他们指出,电力公司垄断市场地位消除了高效运营的动力,反而助长了不必要的投资。他们还强调,私营电力公司犯下的错误成本不应转嫁给消费者。而公共事业部门往往与政府关系过于密切,政治因素可能干扰经济规律。例如,某些公共事业被当作摇钱树,另一些则被禁止按成本定价,或是被剥夺了进行必要投资所需的资本。
这些经济学家提出,若电力供应能受市场规律约束而非垄断监管或政府政策主导,价格将更趋合理,整体经济运行效率也会更高。这一主张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西方经济体普遍推行放松管制的背景下。在电力行业尚未成为关注焦点之前,航空运输、交通运输和天然气供应等领域早已经历类似改革。这些领域原本都将受监管的市场或垄断模式视为向消费者提供“产品”的最有效方式,其特殊属性被认为使其不适合自由市场交易。主张放松管制者认为,这些产品的特殊性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应当像其他商品一样进行市场化运作。若允许电力企业通过自由竞争获取服务,由此产生的效率提升终将惠及消费者。此外,不同企业可能会采用差异化技术方案,从而降低消费者因投资决策失误而承受损失的风险。
字数限制见图三
via:Fundamentals Of Power System Economics
#能源 #市场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