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阳低温装备产业集群是中国深冷设备主要研发制造基地之一、全省唯一深冷设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综合实力居国内第二、省内第一,拥有四川空分、港通医疗、南格尔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杆企业,汇聚天虎工具、大川氢能等150余家产业链协同企业,形成覆盖“基础研发-精密加工-成套装备-场景应用”的全链条生态和“智能装备+人工智能+新型储能”三大战略赛道,带动成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从“跟跑”向“领跑”的跨越式进阶。
作为中国深冷设备研发制造的核心基地,简阳低温装备产业集群以四川空分低温技术研究院为技术策源地,整合传化智联成都东部物流中心、网易联合创新中心等17个制造资源共享平台,依托临空经济优势,实现共享智造、集中采购、协同仓储及数字化物流调度,深度融入成渝高端装备制造体系,促进产业链资源集约化配置与整体竞争力提升。
◆主导产业生态全面优化。集群围绕装备制造、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方向构建“链主+配套”垂直协同体系,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省级专精特新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6家,形成覆盖LNG储罐密封件、低温阀门、氢能装备等上百类关键部件的供应链网络,主导产业产值从2022年的67亿元增至2024年的101亿元,年均增速超22%。
◆创新策源能力跨越突破。锚定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与高端装备自主化攻坚目标,集群聚焦BOG提氨、天然气液化等战略性领域,突破LNG成套工艺、超低温阀门等28项“卡脖子”技术瓶颈,自主研发国内首创的低温液体泵、仪控设备等60余项核心产品,其中14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联合中科院理化所、西交大共建“低温技术研究院”等24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
◆数智融合深度赋能。作为“东数西算”工程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天府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简阳以能投天府云、立昂云两大超大型算力中心为基座,构建“云-边-端”协同的工业互联网赋能体系,率先建设低温装备工业上云服务中心,建成成都市智能工厂1个、数字化车间2个,实现设备动态互联、生产智能协同与装备远程运维全链条管控,形成“算力驱动+场景贯通”的数字化转型范式。
◆绿色循环体系加速构建。深度参与“成渝氢走廊”核心装备国产化工程,自研国内首套的90MPa液驱活塞式压缩机及移动式加氢站智能集成系统,该技术成果被纳入2022年北京冬奥会氢能保障体系,同时建成工业污水深度处理站、智慧能源管网及环保发电厂,成功获批成都市绿色低碳产业重点园区,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转型贡献简阳方案。
作为中国深冷设备研发制造的核心基地,简阳低温装备产业集群以四川空分低温技术研究院为技术策源地,整合传化智联成都东部物流中心、网易联合创新中心等17个制造资源共享平台,依托临空经济优势,实现共享智造、集中采购、协同仓储及数字化物流调度,深度融入成渝高端装备制造体系,促进产业链资源集约化配置与整体竞争力提升。
◆主导产业生态全面优化。集群围绕装备制造、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方向构建“链主+配套”垂直协同体系,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省级专精特新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6家,形成覆盖LNG储罐密封件、低温阀门、氢能装备等上百类关键部件的供应链网络,主导产业产值从2022年的67亿元增至2024年的101亿元,年均增速超22%。
◆创新策源能力跨越突破。锚定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与高端装备自主化攻坚目标,集群聚焦BOG提氨、天然气液化等战略性领域,突破LNG成套工艺、超低温阀门等28项“卡脖子”技术瓶颈,自主研发国内首创的低温液体泵、仪控设备等60余项核心产品,其中14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联合中科院理化所、西交大共建“低温技术研究院”等24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
◆数智融合深度赋能。作为“东数西算”工程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天府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简阳以能投天府云、立昂云两大超大型算力中心为基座,构建“云-边-端”协同的工业互联网赋能体系,率先建设低温装备工业上云服务中心,建成成都市智能工厂1个、数字化车间2个,实现设备动态互联、生产智能协同与装备远程运维全链条管控,形成“算力驱动+场景贯通”的数字化转型范式。
◆绿色循环体系加速构建。深度参与“成渝氢走廊”核心装备国产化工程,自研国内首套的90MPa液驱活塞式压缩机及移动式加氢站智能集成系统,该技术成果被纳入2022年北京冬奥会氢能保障体系,同时建成工业污水深度处理站、智慧能源管网及环保发电厂,成功获批成都市绿色低碳产业重点园区,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转型贡献简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