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计划投资 13,297.47 万元,建设期 24 个月。本项目依托公司在电力营销计量细分领域的技术积累,对配用电现场业务管理云平台微应用管理中心、超高频电子封印管理、关口计量装置运维管理、智能外设管理、工单管理、GIS 业务及移动作业应用、现场作业终端应用在线监控、现场换表即时采集一体化微应用、计量设备主人制管理、智能电表运维误差闭环管理、计量管控 APP、智能工器具柜管理、营销现场作业安全管控、反窃电管理及处置、反窃电模型及管理、“一台区一指标”大数据分析、线损异常诊断及现场治理、台区拓扑识别及配电房、电缆井运行管理、融合终端应用模块及智能工器具及外设等 24 个子系统进行技术升级及业务场景扩展,进一步提高各子系统运行性能和并发用户数,保障系统的高可靠性、可扩展性,保障配用电现场设备安全运行、人员安全作业。
本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实现公司业务、技术、数据之间的有效链接和协同,全面提升公司在电力配用电现场业务管理信息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公司市场地位,为公司新业务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持续提升公司创新效率。
公司是一家拥有丰富行业积累和深厚技术实力的专业软件开发与技术服务商,主营业务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电力能源等行业客户提供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综合解决方案。主要产品线包括电力配用电环节的现场业务管理、营销计量生产管理、营销计量质量管理等。
公司已成为国家电网营销领域的重要信息化、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公司的产品及服务已覆盖国家电网 27 个省级电力公司及其下属单位。2019 年公司开始拓展南方电网的业务,目前产品及服务已进入到南方电网 2 个省级电力公司。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2019 年至 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20,830.10 万元、28,785.95 万元、36,931.26 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33.15%。
2、项目建设可行性
(1)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为电力行业信息化投入提供了坚实基础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各行各业提供基础支撑,电力系统的稳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健增长,将持续带动电力建设投资的增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的
本项目计划投资 13,297.47 万元,建设期 24 个月。本项目依托公司在电力营销计量细分领域的技术积累,对配用电现场业务管理云平台微应用管理中心、超高频电子封印管理、关口计量装置运维管理、智能外设管理、工单管理、GIS 业务及移动作业应用、现场作业终端应用在线监控、现场换表即时采集一体化微应用、计量设备主人制管理、智能电表运维误差闭环管理、计量管控 APP、智能工器具柜管理、营销现场作业安全管控、反窃电管理及处置、反窃电模型及管理、“一台区一指标”大数据分析、线损异常诊断及现场治理、台区拓扑识别及配电房、电缆井运行管理、融合终端应用模块及智能工器具及外设等 24 个子系统进行技术升级及业务场景扩展,进一步提高各子系统运行性能和并发用户数,保障系统的高可靠性、可扩展性,保障配用电现场设备安全运行、人员安全作业。
本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实现公司业务、技术、数据之间的有效链接和协同,全面提升公司在电力配用电现场业务管理信息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公司市场地位,为公司新业务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持续提升公司创新效率。
公司是一家拥有丰富行业积累和深厚技术实力的专业软件开发与技术服务商,主营业务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电力能源等行业客户提供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综合解决方案。主要产品线包括电力配用电环节的现场业务管理、营销计量生产管理、营销计量质量管理等。
公司已成为国家电网营销领域的重要信息化、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公司的产品及服务已覆盖国家电网 27 个省级电力公司及其下属单位。2019 年公司开始拓展南方电网的业务,目前产品及服务已进入到南方电网 2 个省级电力公司。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2019 年至 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20,830.10 万元、28,785.95 万元、36,931.26 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33.15%。
2、项目建设可行性
(1)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为电力行业信息化投入提供了坚实基础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各行各业提供基础支撑,电力系统的稳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健增长,将持续带动电力建设投资的增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