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履带  带式称重给煤机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重实践 建新功】机械工程学院“津秦薪火”乡村成就观察团走进照金开展实践活动

   日期:2023-08-07 23:20: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32    评论:0    

点击蓝字关注  天津科技大学团委

“津秦薪火”

2023年7月,机械工程学院“津秦薪火”乡村生态发展成就观察团深入陕西省铜川市照金地区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津秦薪火“实践团队成员前往陕西省铜川市照金镇,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薛家寨革命遗址、照金镇、原党村等地展开实践活动,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汲取青春奋斗力量,观察乡村生态发展新成就,感悟乡村发展新趋势,总结在红色精神照耀下的照金乡村建设新发展。此前,实践团队成员集中学习浙江“千万工程”伟大成就,旨在总结经验,为后续照金发展成就观察实践活动中谏言纳策。

01

|学思悟践,感悟革命精神

“照金精神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陕西共产党人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中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津秦薪火“实践团队首先自天津出发,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首先走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沿时间顺序开始了对照金精神的学习,通过观览体现当时百姓民生的图片、制造简陋的武器装备、战斗主要经过的模拟视频,回顾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人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抗争的光辉岁月。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还有幸采访到红军老兵的后裔于小强,通过他对其曾祖父在陕甘边革命过程中的战斗经历,重温了那段革命岁月,感受到了照金精神的深刻内涵。

图为观察团成员参观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图为观察团成员采访红军老兵的后裔于小强

图为观察团成员参观薛家寨革命遗址

“站在当年英雄流血捍卫的地方,让我们感念革命前辈理想之高,意志之坚,革命之苦……”红军路竖立的提示牌上的一段话将人们带回到红军在薛家寨的艰苦岁月。观察团一行人来到薛家寨革命遗址,踏着红军路上的青石板,抓着铁锁链,步行上寨,864个台阶、75度陡坡,重走这段红军路让团员们更深刻地体会着革命前辈们心中不灭的“那团火”和为革命奋斗终生的“那道光”。老一辈革命家们走过的路要比我们想的更艰险,也更艰辛,照金的如今发展初具规模,正是受这种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的影响,而如今的我们更要矢志不渝,以青春之志扬奋斗风帆。

02

|凝心聚力,助力乡村振兴

“过去镇里见面打招呼都问吃饭没,现在见面都问上班没。”村干部梁万营向实践团队介绍照金村,梁万营同志带领观察团成员参观了新建社区、照金村党支部、照金村社区工厂、照金幼儿园、照金文化活动中心等区域。观察团成员先后来到照金村、原党村实地调研,进行深入了对照金精神影响下乡村的变化。实践团参观照金村智慧乡村操作系统,成员们更深刻的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建设应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这句至理名言。在走访过程中,成员们在感受到村内科技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将成员们自己的科研成果,结合村内需求进行设计、投入使用。运用机械专业科技成果“‘蜘蛛行动’—致力于提升光伏板效率的蛛式仿生机器人”,助力乡村清洁能源发电。实践团成员配合工业设计科技产品“一针即中,输液无忧”儿童静脉注射辅助器投入当地儿童医疗,助力乡村医疗体系完善。在寻访的过程中,实践团为村民们发放调研问卷,问卷涵盖了乡村基础设施、农业发展、教育医疗、就业创业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份问卷,实践团希望了解民众对于乡村发展的满意程度和期待。在走访过程中,成员们也感受到照金村生态文明建设宣传体系逐渐健全。

图为观察团成员参观照金村

03

|投身奉献,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观察团成员帮扶原党村儿童

“老师,我长大以后,也可以懂这么多,做一个像你一样的大学生吗?”这是观察团一行来到原党村时一起帮扶的孩子们问到的。成员们带着科学知识来到原党村为当地的孩子们讲授了节能生态、中国特色文化、如何说好普通话等多个课程,让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知识,开拓视野。实践团成员在讲解节能生态文明建设中,以风能小车原理为例,由同学们亲自动手实践,对风能小车进行组装。通过对风力小车实验的探究,让同学们对风力小车的低能耗和节能环保有更深层次的了解。队员们还以“打卡津城地标,探寻中国文化”为主题,带着原党村的同学们在“线上”来到五大道、古文化街、鼓楼、天津之眼、世纪钟参观,了解中国文化底蕴,感受“九河下梢天津卫”的传统文化。此次系列课程意在激发原党村同学们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和成员们一起讲述自己家乡的特色文化,锻炼普通话表达能力,厚植学生们的文化自信,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献礼·砥砺奋进

十几天的实践锻炼,团队师生不断在活动中锻炼能力,开拓思维,增长才干,为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次活动后团队成员还将继续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建立与实践的持续沟通联系,借由这个“红色大课堂”,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作为共青团员更好的传承红色精神,践行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的大潮中收获更丰盈的人生。

图为观察团成员与原党村儿童合影留念

【往期回顾】

点击即可查看

【重实践 建新功】图书馆弘文实践队赴社区开展红色主题宣讲活动

【重实践 建新功】机械工程学院“晨曦先锋志愿服务队”联合郝各庄镇李台村开展实践活动

【重实践 建新功】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津皖月色真美’气象科普行”实践团顺利赴安徽地区进行气象知识科普活动

本期主编:王可(经济与管理学院)
本版编辑:张青玉(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图文来源:机械工程学院“津秦薪火”乡村成就实践团
形象设计:冯蔚婷 祁倩倩
责任审核:范孟男 于海 徐靖楠

看到这里怎能不赞,既然已赞何不在看↓↓↓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