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买入缘由
关注新希望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公司是四川的企业,而我是四川人,有一定的乡土情结。第二方面,从小家里养猪,也经常听到希望饲料的广告:养猪希望富,希望来帮助!第三方面,2019年、2020年的猪肉上涨周期,猪肉价格一路飙涨,最高时零售价每500克30多元,而也是这两年新希望利润大涨。
新希望2019年、2020年两个年度的净利润也较2018年底有了大幅提升,其前复权股价从2018年底收盘价7.23元/股,最高上涨至2020年9月的42.2元/股,21个月上涨483.68%,妥妥的牛股。
2019年、2020年的猪肉上涨周期,引来包括新希望在内的大量企业扩充猪产能。2018年,新希望共销售种猪、仔猪、肥猪255.37万头;2019年,全年生猪出栏数达到355万头,名列全国上市公司前4位。2020年,新希望全年生猪出栏829万头。2021年,全年生猪出栏数达到997万头,2022年全年生猪出栏数达到1462万头,跻身全国第三。从2019到2022年,三年时间,新希望生猪出栏从355万头增长至1462万头,增长了4.12倍,猪产能扩张速度相当快。其他企业也大量扩充产能,这导致从2021年开始,猪价全面崩塌,步入猪周期的下跌阶段。新希望股价2020年10月开始从高点往下走,其2021年净利润为-95.91亿,基本上将2019-2020年两年的净利润亏光。
2022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开始回升,而我也在此时开始买入新希望。
二、饲料、养殖、食品行业状态
饲料、养殖、食品这几个行业,都是辛苦行业,赚的都是辛苦钱,毛利率都很低。2022年度,新希望饲料板块,毛利率6.48%,猪产业13.60%,禽产业3.17%,食品8.75%。即使在最好的2019、2020年,公司总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2.07%、10.61%,总销售净利率为7.53%、5.12%。同行业的正邦科技这两年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5.74%、22.35%,销售净利率分别为6.91%、12.13%。从公司简介上看,正邦科技与新希望在具体业务上稍有区别,正邦科技主要从事饲料、生猪、兽药的生产与销售,并为养殖户提供产品、养殖技术服务等综合服务。而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饲料、白羽肉禽、猪养殖、食品。正邦科技2021、2022年分别巨额亏损188.19亿、133.87亿,比新希望亏损大得多,2022年还出现“断料”风波,其股票目前已经被ST。看来,养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以前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养几只。
禽产业方面,种禽育种环节的技术复杂度非常高,也需要长期的研发积累,目前大部分由国外专业种禽企业掌控,国内的个别龙头企业近年来也有所突破,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种鸡、鸭。即使是低代际的种禽养殖环节,其技术复杂度相比商品代养殖环节也高出很多,种禽养殖场与种蛋孵化场的投资额也较大,所以通常都由企业而非农户来完成。
猪产业方面,猪的育种也因为技术复杂度非常高,需要长期的研发积累,目前大部分由国外专业种猪企业掌控,国内的个别龙头企业近年来也有所突破。但大多数国内企业都还没有涉足到上游育种环节,只是从国外供应商处引进曾祖代猪或更高代际种猪,在国内进行祖代、父母代扩繁。
饲料行业方面,原料类型成百上千,由此形成的配方组合更是成千上万,企业需要根据特定时期不同原料的营养含量、成本,设计出满足特定营养需求、同时成本最低的配方,继而做出恰当的采购决策。在技术研发环节,微生物发酵技术催生了生物环保型饲料的发展。无论是现有业务的提升创新,还是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都需要企业自身各方面综合实力的支撑。大企业由于综合实力较强,在竞争中优势越来越明显,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继而引发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从2013年到2019年,全国饲料企业的数量从10,000多家下降到7,800余家。非洲猪瘟更是加速了行业的洗牌与整合。
食品行业方面,包含猪屠宰、肉制品深加工和调理预制菜等细分赛道。猪屠宰是养猪的下游行业,直接关系到下游食品质量安全。在产业链中,屠宰厂收购商品毛猪,屠宰后向下游出售白条猪或分割肉品。当前国内生猪屠宰行业集中度低、产能利用率低。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目前我国生猪屠宰行业CR5在7%上下波动,而欧美发达国家CR5普遍在50%以上。而根据华经情报网数据,我国生猪屠宰行业产能利用率在35%以下,相比之下美国生猪屠宰行业产能利用率在90%以上。因此,今后生猪屠宰行业仍存在集中度提升、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的机会。
三、公司2022年度经营情况
由于全行业供求关系转变,下游养殖环节逐渐规模化,行业价值的重心正逐步从过去的饲料环节,转向下游的养殖环节、食品环节。由于猪禽之间的差异,禽料企业向下游延伸到养禽、禽屠宰环节的情况出现得较早,也较多;而猪料企业延伸到养猪、猪屠宰环节的情况,则相对较晚。这种向下游环节的延伸,反映了饲料企业掌控下游养殖与消费需求的诉求,在确保上游饲料产能得以充分利用的同时,也获取下游环节的利润。而新希望集团就是这样的,从饲料环节向下游进行了延伸,包括禽养殖产业、猪养殖产业,并进入食品行业。
(一)各业务基本情况
饲料方面,公司的饲料业务在国内饲料行业多年保持规模第一。2022年公司内外销饲料销量合计达2,842万吨,约合全国总量的9.4%;其中禽料1,526万吨,约合全国总量的12.6%,位居全国第一;猪料1,070万吨,约合全国总量的7.9%,水产料171万吨,约合全国总量的6.8%,都位列全国前三;反刍料43万吨,约合全国总量的3.1%,也处于全国前列。
禽产业方面,2022年,公司屠宰3.5亿只白羽肉鸭,占全国肉鸭产量的8.7%,位列全国第1;屠宰3.0亿只白羽肉鸡,占全国白羽肉鸡产量的4.9%,位列全国第4;合计产出165万吨禽肉,位列全国第2。公司旗下的“六和”品牌禽肉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8年青岛上合组织峰会的指定禽肉供应商,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猪产业方面,公司从2016年开始大力发展养猪业务。2019-2020年,为了抓住非洲猪瘟爆发之后的机遇期,响应国家稳产保供号召,公司大幅增加养猪投入,使养猪产能和生猪出栏快速增长。进入2021年后,公司养猪业务转入稳健运营阶段。受非瘟影响,并结合自身生产管理能力的实际情况,公司对现有产能进行了一定的优化调整。截至2022年末,公司建成及在建的种猪场产能按照母猪产床规模约为165万头,建成及在建的自育肥场产能约为480万头的存栏规模。2022年全年生猪出栏数达到1,462万头,跻身全国第三。
食品业务方面,公司的食品业务包括猪屠宰、肉制品深加工和调理预制菜等。公司食品业务总体而言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并在特定区域,如四川、华北、华东等地处于相对领先梯队。公司的食品业务与禽屠宰业务一样都面临着产品升级与渠道升级的挑战,但与作为国内规模领先的禽屠宰业务不同的是,食品业务还面临着跨区域市场开拓的挑战。公司近几年也将充分利用已有的白羽肉禽产能布局与渠道优势、结合将来拟发展的养猪布局,带动食品业务在国内更大的市场范围发展,促进公司食品品牌从地方品牌逐步成长为全国性品牌。
(二)经营数据
各业务营收占比
业务 | 营收 | 占总营收比例 |
饲料 | 79,178,220,675.72 | 55.95% |
猪产业 | 22,397,397,226.99 | 15.83% |
禽产业 | 18,148,119,820.96 | 12.82% |
食品 | 10,851,037,451.22 | 7.67% |
在2022年度营收中,饲料占比还是最大,约56%,还是公司最主要的业务,占据了半壁江山。其次是猪产业,跃升为第二,占比15.83%;第三、第四分别是禽产业、食品,分别占比12.82%、7.67%。
各业务营业成本及毛利率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毛利率 | |
饲料 | 79,178,220,675.72 | 74,048,855,301.79 | 6.48% |
猪产业 | 22,397,397,226.99 | 19,350,373,054.29 | 13.60% |
禽产业 | 18,148,119,820.96 | 17,573,581,661.13 | 3.17% |
食品 | 10,851,037,451.22 | 9,901,739,905.44 | 8.75% |
毛利率最高的是猪产业13.6%,其实是食品8.75%,再其次是饲料6.48%,最后是禽产业3.17%。与中高端白酒动不动70%以上的毛利率相比,这个行业毛利率确实太低了,竞争太过激烈。可能这也是公司向产业链下游延伸进军猪产业和食品业的原因吧。
费用
2022年 | 2021年 | 同比增减 | 重大变动说明 | |
销售费用 | 1,719,766,545.52 | 1,790,684,604.27 | -3.96% | |
管理费用 | 4,678,145,758.78 | 4,316,753,629.65 | 8.37% | |
财务费用 | 1,891,163,996.11 | 1,117,226,605.91 | 69.27% | 主要系公司利息支出增加 |
研发费用 | 299,906,934.74 | 289,828,631.61 | 3.48% | |
8,588,983,235.15 | 7,514,493,471.44 |
在费用方面,财务费用增加7.74亿,同比增加约70%,公司解释为利息支出增加。
(三)关键指标
2022年报 | 2021年报 | 2020年报 | 2019年报 | 2018年报 | |
营业收入 | 1415.08亿 | 1262.62亿 | 1098.25亿 | 820.51亿 | 690.63亿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 12.07% | 14.97% | 33.85% | 18.81% | 10.38% |
净利润 | -14.61亿 | -95.91亿 | 49.44亿 | 50.42亿 | 17.05亿 |
净利润同比增长 | 84.77% | -293.98% | -1.94% | 195.78% | -25.23% |
盈利能力 | |||||
净资产收益率 | -5.55% | -28.58% | 16.09% | 20.63% | 7.87% |
总资产报酬率 | -1.41% | -7.85% | 6.73% | 11.02% | 6.02% |
销售毛利率 | 6.64% | 1.60% | 10.61% | 12.07% | 8.73% |
销售净利率 | -1.34% | -7.53% | 5.32% | 7.53% | 3.94% |
财务风险 | |||||
资产负债率 | 68.02% | 64.98% | 53.06% | 49.16% | 42.98% |
流动比率 | 0.71 | 0.94 | 0.91 | 0.66 | 0.74 |
速动比率 | 0.29 | 0.45 | 0.32 | 0.27 | 0.39 |
权益乘数 | 3.13 | 2.86 | 2.13 | 1.97 | 1.75 |
运营能力 | |||||
总资产周转率 | 1.05次 | 1.04次 | 1.26次 | 1.46次 | 1.53次 |
存货周转率 | 7.81次 | 7.87次 | 7.87次 | 9.81次 | 12.00次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119.87次 | 130.14次 | 124.84次 | 112.28次 | 126.37次 |
应付账款周转率 | 13.24次 | 14.96次 | 14.90次 | 16.59次 | 18.26次 |
流动资产周转率 | 4.02次 | 3.95次 | 4.75次 | 5.33次 | 5.60次 |
固定资产周转率 | 4.08次 | 4.03次 | 5.15次 | 7.27次 | 8.16次 |
增长速度方面
近5年,营收增长还是非常迅速的。从2017年底的625.67亿,增长到2022年的1415.08亿,5年平均复合增长率17.73%。
盈利能力方面
净资产收益率较低,除2019、2020年猪上涨周期超过15%外,2018年以前都在10%左右,2021、2022年亏损。
相应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也一样比较低,竞争激烈的行业。
财务风险方面
资产负债率近几年上升较快,负债率也较高,2022年达到68%。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较低,存在资金链风险。2022年,同行业的正邦科技资金链断裂,陷入“断料”风波。
运营能力方面
近几年,总资产周转率下降明显,从2018年的1.53次下降至2022年的1.05次。应收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总的来看,近几年新希望扩张很快,但运营能力未能同时跟上,负债率上升,盈利能力与猪周期同步,行业竞争激烈。
(四)公司发展战略
在饲料业务上,保持稳定的利润规模和行业领军者地位;在白羽肉禽业务上,致力于成为覆盖全渠道、服务全客群的国内白羽肉禽第一生产和服务商;在养猪业务上,致力于成为技术超前、规模领先、成本领先、且具有极致价值的中国头部猪企。在食品业务上,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食材供应商和健康食品品牌。
四、财务报表中的几个数据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方面,应收账款12.86亿,同比增长19.61%;预付款项28.6亿,同比增长33.75%;其他应收款14.5亿,同比增长174.44%;其他流动资产3.12亿,同比增长71.6%。这些数据增长速度均明显超过营收增长速度,特别是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等。在其他应收款明细中,保证金、暂借款、代垫款、股权转让款增幅度较大。与此对应,本期计提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约1亿,核销0.3亿,收回已核销0.1亿。
负债方面,应付票据27.33亿,同比增长129.44%;应付账款115.65亿,同比增长37.76%;其他应付款47.64亿,同比增长38.05%;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36.59亿,同比增长169.58%。附注中没有给出相应的明细或理由。
(二)利润表
提取保险责任合同准备金净额0.62亿,同比增长85.47%;利息费用18.42亿,同比增长50.35%;信用减值损失1.61亿,同比增加142.91%。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0.99亿,应收账款坏账损失0.62亿。
(三)现金流量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流入92.38亿,同比增长1742.26%,原因是2022年经营活动收到的现金增长数额大大多于流出的现金增长的数额。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流出82.34亿,同比下降51.41%,表明公司2022年产能扩张速度下降。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流出54.87亿,同比下降124.63%,借款减少,偿还债务支出增加。
五、竞争力分析
(一)潜在竞争者进入壁垒
饲料、养殖、食品行业,有一定的进入壁垒。在特许权方面,主要是食品安全许可方面;在规模经营方面也有一定的壁垒,也就是这个行业是需要一定规模的,规模太小,经受不住波动。
(二)供应商议价能力
饲料行业的供应商为大型粮商,而粮食价格主要由供求世界市场决定,随行就市,供应商本身也没多大议价能力,当然,公司本身也没有什么议价能力。
(三)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饲料行业的下游是养殖行业,养殖行业本身也没什么议价能力。养殖行业、食品行业的下游是普通消费者,普通消费者是没有议价能力的。价格就在那里,想吃就掏钱。
(四)替代品的威胁
对于公司的产品,包括饲料、生猪、禽类、食品,真没什么替代,因为民以食为天。饲料,当然可以买别家的,其实价格相差不会太大,因为饲料行业本身的毛利率就很低。而生猪的替代品,也不太好找,找到了也不一定比生猪便宜,比如禽类,比如牛羊肉。牛羊肉本身比猪肉还贵,禽类的可替代性也不够。替代品的威胁不大,除非改变中国人饮食习惯。
(五)行业内竞争程度
行业内竞争非常激烈,真的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有的公司已经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公司在饲料方面是龙头,在猪产业方面也位列前三,有一定的竞争实力。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六、总体印象
从总体上来看,公司所处的饲料、养殖及食品行业,并不是一个好的行业,反而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行业,不是一个好的赛道。作为在饲料行业深耕多年的公司,向下游产业链延伸,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公司基本上也能够收到真金白银,虽然2021、2022年亏损,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入92.38亿,2021年为5.01亿。
对于生猪行业来说,目前正处于黑暗前的黎明,撑下去就是光明,撑不下去就是死亡。生猪养殖行业的盈利能力还是要看周期,猪周期。如果有行业内的排名靠前的公司扛不住而倒下了,那其他公司的生存压力应该能减少一点。
“周期天王”的周金涛先生(已故)说,“人生就是一次康波”,“人生发财靠康波”。其实,大部分的企业或行业都是有周期的,如果你能把握好这些行业或企业的周期节凑,你想不挣钱都难。
没有估值。
持有新希望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