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前期准备
材料与工具准备
核心材料:ZR-2排流带状锌阳极(纯度≥99.99%,厚度0.5-3mm,宽度50-200mm)、固态去耦合器(型号需匹配干扰强度,如LSD-50/200-B1)、连接电缆(截面积≥16mm²)、接地极(石墨或钢制)。
辅助材料:铝热焊剂、导电胶、收缩管、防爆支架、膨润土填包料(土壤电阻率>100Ω·m时使用)。
工具:万用表、兆欧表、土壤电阻率测试仪、电焊机、切割机、防腐涂料喷涂设备。
现场勘察与设计
干扰源定位:使用电磁场检测仪识别高压输电线路、电气化铁路等干扰源,测量管道沿线的交流电压、电流密度及土壤电阻率。
二、安装步骤
1. 锌阳极安装
位置选择:
优先安装在管道低电位区域或防腐层破损处,确保牺牲阳极作用充分发挥。
埋地管道需在管道一侧开挖平行沟槽,距管道外壁30-50cm,沟槽深度与管道中心埋深一致。
铺设与连接:
平行敷设:将带状锌阳极平铺在填包料上方(或直接放在土壤中),拉直无扭曲,单段长度50-100m,段间预留10-15cm搭接长度,用铜电缆焊接。
缠绕敷设:在管道补口、破损处螺旋缠绕锌阳极,间距5-10cm,两端超出保护区域各3m,缠绕后包裹绝缘布。
导电连接:锌阳极导电芯与铜电缆采用氩弧焊接,焊点长度≥3cm,焊缝饱满无气孔;铜电缆与管道连接可采用螺栓固定或焊接铜接线端子。
防腐处理:
连接点用无水乙醇清理后,涂环氧底漆,干燥2h后缠绕玻璃丝布(2-3层),再涂覆环氧煤沥青(总厚度≥1.5mm),最后用电火花检测仪检测(电压15kV,无击穿为合格)。
2. 固态去耦合器安装
位置选择:
安装在干扰源附近或管道电位波动区域,距离交叉点(如管线与电力电缆交叉处)5-30m范围内。
安装高度≥0.3m,避免水浸;金属支架需涂装防腐涂层。
电气连接:
管道连接:将固态去耦合器一端通过连接导线与管道指定位置连接,确保导线与管道接触良好,无松动或虚接现象。
接地网连接:将另一端通过连接导线与接地网连接,接地电阻≤10Ω(强干扰场景建议≤4Ω);土壤电阻率>100Ω·m时,采用深井接地或化学降阻剂。
极性配置:
若设备截止电压不对称(如+1V/-3V),负极接管道,正极接接地极,避免反向连接导致保护失效。#固态去耦合器
材料与工具准备
核心材料:ZR-2排流带状锌阳极(纯度≥99.99%,厚度0.5-3mm,宽度50-200mm)、固态去耦合器(型号需匹配干扰强度,如LSD-50/200-B1)、连接电缆(截面积≥16mm²)、接地极(石墨或钢制)。
辅助材料:铝热焊剂、导电胶、收缩管、防爆支架、膨润土填包料(土壤电阻率>100Ω·m时使用)。
工具:万用表、兆欧表、土壤电阻率测试仪、电焊机、切割机、防腐涂料喷涂设备。
现场勘察与设计
干扰源定位:使用电磁场检测仪识别高压输电线路、电气化铁路等干扰源,测量管道沿线的交流电压、电流密度及土壤电阻率。
二、安装步骤
1. 锌阳极安装
位置选择:
优先安装在管道低电位区域或防腐层破损处,确保牺牲阳极作用充分发挥。
埋地管道需在管道一侧开挖平行沟槽,距管道外壁30-50cm,沟槽深度与管道中心埋深一致。
铺设与连接:
平行敷设:将带状锌阳极平铺在填包料上方(或直接放在土壤中),拉直无扭曲,单段长度50-100m,段间预留10-15cm搭接长度,用铜电缆焊接。
缠绕敷设:在管道补口、破损处螺旋缠绕锌阳极,间距5-10cm,两端超出保护区域各3m,缠绕后包裹绝缘布。
导电连接:锌阳极导电芯与铜电缆采用氩弧焊接,焊点长度≥3cm,焊缝饱满无气孔;铜电缆与管道连接可采用螺栓固定或焊接铜接线端子。
防腐处理:
连接点用无水乙醇清理后,涂环氧底漆,干燥2h后缠绕玻璃丝布(2-3层),再涂覆环氧煤沥青(总厚度≥1.5mm),最后用电火花检测仪检测(电压15kV,无击穿为合格)。
2. 固态去耦合器安装
位置选择:
安装在干扰源附近或管道电位波动区域,距离交叉点(如管线与电力电缆交叉处)5-30m范围内。
安装高度≥0.3m,避免水浸;金属支架需涂装防腐涂层。
电气连接:
管道连接:将固态去耦合器一端通过连接导线与管道指定位置连接,确保导线与管道接触良好,无松动或虚接现象。
接地网连接:将另一端通过连接导线与接地网连接,接地电阻≤10Ω(强干扰场景建议≤4Ω);土壤电阻率>100Ω·m时,采用深井接地或化学降阻剂。
极性配置:
若设备截止电压不对称(如+1V/-3V),负极接管道,正极接接地极,避免反向连接导致保护失效。#固态去耦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