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风险提示:“影子股”炒作的“甜蜜与陷阱”
不过要提醒大家:“影子股”炒作从来都是“双刃剑”。
甜蜜点:一旦被投企业上市,股权价值会几何级增长(参考宁德时代上市后,深创投的回报超100倍)。
陷阱:大众公用仅持有深创投10.8%股权,而深创投持有摩尔线程的比例不足5%——真正落到大众公用头上的收益,可能远低于市场预期。
机构观点:短期情绪推动下,股价可能继续冲高,但需警惕“利好兑现”后的回调。建议关注摩尔线程的发行价和上市后的表现,这才是“第二波行情”的关键。
二、核能股集体暴动,背后是“能源革命”的万亿风口
10月3日,核能板块的暴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政策+技术+供需”三重共振的必然结果。
1. 政策端:从“试验阶段”到“发电演示”,中国核聚变按下“加速键”
BEST装置突破关键节点:10月1日,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杜瓦底座交付,2027年将首次实现“核聚变发电演示”,2030年有望“点亮第一盏灯”!
国家战略背书:核聚变被写入“十四五”能源规划,中核集团、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牵头,民营企业加速入场,形成“国家队+市场化”的双轮驱动格局。
2. 技术端:从“50年实现商业化”到“2030年见曙光”
过去提到核聚变,大家觉得是“科幻电影里的故事”,但现在, “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时间表正在提前:
美国Helion Energy:宣布2028年实现核聚变发电;
中国BEST装置:明确“2030年点亮第一盏灯”;
全球已有超30家核聚变企业获得融资,总规模突破200亿美元。
3. 供需端:铀价暴涨+能源危机,传统核电迎来“第二春”
除了核聚变,传统核电也在“偷偷走强”:
田湾核电基地:累计发电破5000亿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4亿吨,绿色能源属性凸显;
铀价持续飙升:招银国际预测,2026-2030年核电需求将“超预期增长”,而铀矿供应2027年达峰后或现短缺,铀价可能突破100美元/磅(当前约60美元)。
投资主线:
上游铀资源:中广核矿业(港股)、中国核建;
设备供应商:上海电气、东方电气(核电主设备市占率超80%);
核聚变概念:中科曙光(算力支持)、安泰科技(超导材料)。#财经 #人工智能 #未来科技趋势 #新能源转型
不过要提醒大家:“影子股”炒作从来都是“双刃剑”。
甜蜜点:一旦被投企业上市,股权价值会几何级增长(参考宁德时代上市后,深创投的回报超100倍)。
陷阱:大众公用仅持有深创投10.8%股权,而深创投持有摩尔线程的比例不足5%——真正落到大众公用头上的收益,可能远低于市场预期。
机构观点:短期情绪推动下,股价可能继续冲高,但需警惕“利好兑现”后的回调。建议关注摩尔线程的发行价和上市后的表现,这才是“第二波行情”的关键。
二、核能股集体暴动,背后是“能源革命”的万亿风口
10月3日,核能板块的暴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政策+技术+供需”三重共振的必然结果。
1. 政策端:从“试验阶段”到“发电演示”,中国核聚变按下“加速键”
BEST装置突破关键节点:10月1日,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杜瓦底座交付,2027年将首次实现“核聚变发电演示”,2030年有望“点亮第一盏灯”!
国家战略背书:核聚变被写入“十四五”能源规划,中核集团、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牵头,民营企业加速入场,形成“国家队+市场化”的双轮驱动格局。
2. 技术端:从“50年实现商业化”到“2030年见曙光”
过去提到核聚变,大家觉得是“科幻电影里的故事”,但现在, “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时间表正在提前:
美国Helion Energy:宣布2028年实现核聚变发电;
中国BEST装置:明确“2030年点亮第一盏灯”;
全球已有超30家核聚变企业获得融资,总规模突破200亿美元。
3. 供需端:铀价暴涨+能源危机,传统核电迎来“第二春”
除了核聚变,传统核电也在“偷偷走强”:
田湾核电基地:累计发电破5000亿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4亿吨,绿色能源属性凸显;
铀价持续飙升:招银国际预测,2026-2030年核电需求将“超预期增长”,而铀矿供应2027年达峰后或现短缺,铀价可能突破100美元/磅(当前约60美元)。
投资主线:
上游铀资源:中广核矿业(港股)、中国核建;
设备供应商:上海电气、东方电气(核电主设备市占率超80%);
核聚变概念:中科曙光(算力支持)、安泰科技(超导材料)。#财经 #人工智能 #未来科技趋势 #新能源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