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中国要求必和必拓以人民币计价开展铁矿石贸易,这是需求变迁、货币定价权争夺的多重角力,究竟谁能更胜一筹?
需求与供应:中国“底气”渐足,铁矿依赖度下降
中国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依赖正在松动。一方面,国内房地产与基建需求趋缓,2025年前8个月铁矿石需求同比下降9%;另一方面,非洲西芒杜铁矿已探明资源量超20亿吨,平均品位65.5%,2025年底投产后年产能达1.2亿吨,将成为全球顶级铁矿供应源。同时,国内钢铁回收体系逐步完善,通过废钢回收可满足约50%的国内需求,进口铁矿依赖度持续走低。
人民币国际化:从“成本减法”到“货币布局”
人民币结算既是降本之策,更是货币国际化的关键落子。从成本看,必和必拓每吨铁矿石对华溢价超15美元,采用人民币结算可绕开美元汇兑成本,直接为国内钢企节省约8%的采购成本,2023年中国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占比达24.8%,拿下铁矿结算将进一步巩固人民币在大宗商品领域的地位。而必和必拓超80%的铁矿出口依赖中国市场,2025年9月中国暂停其美元计价采购后,其股价单日暴跌4.8%,澳大利亚财政部预估若停单持续,2026年铁矿出口收入将减少110亿澳元。
定价权争夺:普氏体系的“垄断暴利”与中国反击
长期以来,普氏定价法成了必和必拓等巨头的“提款机”。该体系下,铁矿石存在每吨15美元的不合理溢价,而必和必拓C1成本仅约15美元/吨,却能以远超现货价的价格对华销售。2025财年,国际矿价下跌19%,必和必拓却逆势涨价15%。为打破垄断,中国矿产资源集团2025年9月30日下令暂停采购其美元计价铁矿石,直接冲击其市场地位。同时,中国钢铁产能全球第一,宝武集团等巨头整合资源后议价能力提升,中澳铁矿贸易形成“中国买走全球70%、澳大利亚供应中国60%”的互锁格局,中国暂停进口后可凭库存和巴西矿维持,澳大利亚却难寻替代买家。
策略博弈:“分而治之”的智慧与风险
中国采取“精准打击、分而治之”的策略。仅针对必和必拓,而力拓、淡水河谷已接受人民币结算——力拓早在2019年就与日照港集团签署人民币现货贸易单,淡水河谷2024年人民币结算量占对华贸易的35%。这种分化让必和必拓陷入孤立,其在华市场份额23%,暂停采购后,巴西淡水河谷、南非库博矿业加速与中国谈人民币结算,试图抢占其份额。
投票:你认为中国能成功夺回铁矿石定价权吗?
A. 能,中国市场优势+策略组合拳足够有力
B. 不能,国际垄断格局难以短期打破
C. 不好说,博弈结果仍需时间验证
需求与供应:中国“底气”渐足,铁矿依赖度下降
中国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依赖正在松动。一方面,国内房地产与基建需求趋缓,2025年前8个月铁矿石需求同比下降9%;另一方面,非洲西芒杜铁矿已探明资源量超20亿吨,平均品位65.5%,2025年底投产后年产能达1.2亿吨,将成为全球顶级铁矿供应源。同时,国内钢铁回收体系逐步完善,通过废钢回收可满足约50%的国内需求,进口铁矿依赖度持续走低。
人民币国际化:从“成本减法”到“货币布局”
人民币结算既是降本之策,更是货币国际化的关键落子。从成本看,必和必拓每吨铁矿石对华溢价超15美元,采用人民币结算可绕开美元汇兑成本,直接为国内钢企节省约8%的采购成本,2023年中国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占比达24.8%,拿下铁矿结算将进一步巩固人民币在大宗商品领域的地位。而必和必拓超80%的铁矿出口依赖中国市场,2025年9月中国暂停其美元计价采购后,其股价单日暴跌4.8%,澳大利亚财政部预估若停单持续,2026年铁矿出口收入将减少110亿澳元。
定价权争夺:普氏体系的“垄断暴利”与中国反击
长期以来,普氏定价法成了必和必拓等巨头的“提款机”。该体系下,铁矿石存在每吨15美元的不合理溢价,而必和必拓C1成本仅约15美元/吨,却能以远超现货价的价格对华销售。2025财年,国际矿价下跌19%,必和必拓却逆势涨价15%。为打破垄断,中国矿产资源集团2025年9月30日下令暂停采购其美元计价铁矿石,直接冲击其市场地位。同时,中国钢铁产能全球第一,宝武集团等巨头整合资源后议价能力提升,中澳铁矿贸易形成“中国买走全球70%、澳大利亚供应中国60%”的互锁格局,中国暂停进口后可凭库存和巴西矿维持,澳大利亚却难寻替代买家。
策略博弈:“分而治之”的智慧与风险
中国采取“精准打击、分而治之”的策略。仅针对必和必拓,而力拓、淡水河谷已接受人民币结算——力拓早在2019年就与日照港集团签署人民币现货贸易单,淡水河谷2024年人民币结算量占对华贸易的35%。这种分化让必和必拓陷入孤立,其在华市场份额23%,暂停采购后,巴西淡水河谷、南非库博矿业加速与中国谈人民币结算,试图抢占其份额。
投票:你认为中国能成功夺回铁矿石定价权吗?
A. 能,中国市场优势+策略组合拳足够有力
B. 不能,国际垄断格局难以短期打破
C. 不好说,博弈结果仍需时间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