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十六号(Shenzhou XVI 或 Shenzhou-16,简称:神十六)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第十六艘飞船。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艘载人飞船
2023年5月18日,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官网公布的2023年度载人航天任务基本情况,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将于五月发射 。北京时间5月22日,神舟十六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成功。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由【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组成
2023年7月20日21时40分,经过约8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支持下,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成功
研制历程:
历史背景
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工程前期通过实施四次无人飞行任务,以及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突破和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技术,使中国成为第三个具有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能力的国家,实现了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
通过实施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以及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交会对接任务,突破和掌握了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建成中国首个试验性空间实验室,标志着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全面完成
2010年,载人空间站工程立项,分为空间实验室任务和空间站任务两个阶段实施
空间实验室阶段:主要任务是突破和掌握货物运输、航天员中长期驻留、推进剂补加、地面长时间任务支持和保障等技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奠定基础、积累经验。通过实施长征七号首飞任务,以及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交会对接等任务,工程第二步任务目标全部完成
#空间站 #航空 #卫星 #火箭 #飞船
2023年5月18日,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官网公布的2023年度载人航天任务基本情况,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将于五月发射 。北京时间5月22日,神舟十六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成功。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由【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组成
2023年7月20日21时40分,经过约8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支持下,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成功
研制历程:
历史背景
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工程前期通过实施四次无人飞行任务,以及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突破和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技术,使中国成为第三个具有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能力的国家,实现了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
通过实施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以及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交会对接任务,突破和掌握了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建成中国首个试验性空间实验室,标志着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全面完成
2010年,载人空间站工程立项,分为空间实验室任务和空间站任务两个阶段实施
空间实验室阶段:主要任务是突破和掌握货物运输、航天员中长期驻留、推进剂补加、地面长时间任务支持和保障等技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奠定基础、积累经验。通过实施长征七号首飞任务,以及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交会对接等任务,工程第二步任务目标全部完成
#空间站 #航空 #卫星 #火箭 #飞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