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岭方鼎(杜岭二号方鼎)
年代:商代早期(约公元前1400年)
出土地: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杜岭张寨南街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解构说明书
✨整体造型:通高87厘米,口沿边长61厘米,耳高17厘米,足高25.5厘米,腹壁厚0.4厘米,重约64.25千克。方鼎整体呈斗形,鼎口沿外折,方唇,口、腹截面基本为正方形,给人以庄重、稳定之感
✨纹饰:鼎的纹饰以兽面纹与乳钉纹为主,配饰弦纹。乳钉纹带饰于鼎每壁的两侧边及鼎腹下部近底端,鼎上腹部饰一周贯穿的兽面纹带,每壁正中一组,转角处以折角为中心各饰一组,共为八组兽面纹
?识宝放大镜
✨兽面纹(饕餮纹):其兽面纹是商代早期典型的带状图案,由宽平的凸起线条构成,犹如浮雕。且无论从哪个面看,兽面纹都居于绝对中心,呈现出严格的对称性
✨乳钉纹:排列在鼎腹转角处的乳钉纹,形状规整,大小均匀,如同青铜器上的“铆钉”。在光线下还能产生丰富的光影变化,增强了结构的立体感
✨鼎耳:口沿上有两个对称的圆拱型竖耳,立耳外侧呈槽形,凹槽内有三道圆拱形凸棱纹,如同锅的两个提手,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
✨鼎足:承托器身的四根鼎足粗壮浑厚,为上粗下细的圆柱形,鼎足中部也以兽面纹为饰,下部有三周凸弦纹,使鼎身更加稳固
? 敲黑板干货
“块范法”
要铸造如此巨型的方鼎,需要将鼎身分解为多块陶范,分别制作,再精密地组合成一个整体进行浇注。在鼎足、鼎耳等部位,仔细观察还可以看到拼接留下的铸痕(范线),这也是其古老身份和纯手工铸造的证明
?观宝指路灯
河南博物院(郑州市金水区)
二层7展厅
?拾光一盏灯,豫见千年宝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对杜岭方鼎的初印象!
?不要走开!记得锁定下期“深了解版”杜岭方鼎哦!
#中国传统文化 #文物 #古代传统文化 #人文历史趣发现 #河南博物院 #走进博物馆 #快速了解文物 #文物科普 #中原文化#镇馆之宝 #杜岭方鼎 #古代纹样#商代 #鼎 #炊器 #传统文化探索 #值得一去的博物馆
年代:商代早期(约公元前1400年)
出土地: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杜岭张寨南街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解构说明书
✨整体造型:通高87厘米,口沿边长61厘米,耳高17厘米,足高25.5厘米,腹壁厚0.4厘米,重约64.25千克。方鼎整体呈斗形,鼎口沿外折,方唇,口、腹截面基本为正方形,给人以庄重、稳定之感
✨纹饰:鼎的纹饰以兽面纹与乳钉纹为主,配饰弦纹。乳钉纹带饰于鼎每壁的两侧边及鼎腹下部近底端,鼎上腹部饰一周贯穿的兽面纹带,每壁正中一组,转角处以折角为中心各饰一组,共为八组兽面纹
?识宝放大镜
✨兽面纹(饕餮纹):其兽面纹是商代早期典型的带状图案,由宽平的凸起线条构成,犹如浮雕。且无论从哪个面看,兽面纹都居于绝对中心,呈现出严格的对称性
✨乳钉纹:排列在鼎腹转角处的乳钉纹,形状规整,大小均匀,如同青铜器上的“铆钉”。在光线下还能产生丰富的光影变化,增强了结构的立体感
✨鼎耳:口沿上有两个对称的圆拱型竖耳,立耳外侧呈槽形,凹槽内有三道圆拱形凸棱纹,如同锅的两个提手,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
✨鼎足:承托器身的四根鼎足粗壮浑厚,为上粗下细的圆柱形,鼎足中部也以兽面纹为饰,下部有三周凸弦纹,使鼎身更加稳固
? 敲黑板干货
“块范法”
要铸造如此巨型的方鼎,需要将鼎身分解为多块陶范,分别制作,再精密地组合成一个整体进行浇注。在鼎足、鼎耳等部位,仔细观察还可以看到拼接留下的铸痕(范线),这也是其古老身份和纯手工铸造的证明
?观宝指路灯
河南博物院(郑州市金水区)
二层7展厅
?拾光一盏灯,豫见千年宝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对杜岭方鼎的初印象!
?不要走开!记得锁定下期“深了解版”杜岭方鼎哦!
#中国传统文化 #文物 #古代传统文化 #人文历史趣发现 #河南博物院 #走进博物馆 #快速了解文物 #文物科普 #中原文化#镇馆之宝 #杜岭方鼎 #古代纹样#商代 #鼎 #炊器 #传统文化探索 #值得一去的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