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不是上个月去泉州拜访客户,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还停留在“闽南古城”和“海上丝路起点”。
那天下午,我在西街附近的一家茶座等人。隔壁桌两个年轻人一直在讨论Tk数据,我忍不住瞟了一眼——其中一人的平板屏幕上同时开着三个东南亚直播窗口,另一个人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标着多语种产品标签。
后来和客户喝茶闲聊才知道,泉州藏着一个“Tk出海圈”:他们白天在晋江的鞋都选品,晚上在五店市红砖厝拍素材,凌晨对着东南亚市场直播。有个“95后”团队,靠卖“簪花兔”文创饰品和闽南元素服饰,单月突破四十万美元流水。
为什么偏偏是泉州?
首先,这里太适合拍“文化共鸣”内容。在蟳埔村拍簪花女造型,背景是蚵壳厝民居,东南亚观众一眼认出闽南乡愁;开车半小时到晋江,拍段“南洋老宅探店”,瞬间勾起海外侨胞集体记忆。
更重要的是产业带优势。晋江的鞋服、南安的水暖、德化的陶瓷——泉州坐拥闽南制造业集群的腹地。有个卖家告诉我,他上午在石狮服装城选款,下午就能在泉州工作室搭景拍摄,当晚把素材发给马尼拉的剪辑团队。
但最让我惊讶的是这里独特的侨乡资源。
由于闽南侨乡网络,很多菲律宾、马来西亚侨生回泉州做跨境电商,天然打通了东南亚市场。华侨大学、泉州师院的学生既熟悉闽南文化又擅长外语运营。我见过一个四人团队:晋江人负责供应链,石狮人对接东南亚侨批资源,漳州同学专攻台湾市场,还有个华侨大学留学生做印尼语主播——这种组合出了闽南很难复制。
这里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出海节奏:
· 早晨在丰泽区的茶摊开选品会
· 中午到晋江国际鞋纺城看新款
· 下午在梧林传统村落拍南洋风素材
· 晚上对着东南亚市场直播
· 凌晨和菲律宾团队开复盘会
上周我又去了趟泉州,在晋江机场见到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个年轻人边候机边用手机拍“侨乡寻根vlog”,行李箱上贴着“Tk MCN”的贴纸。看着他流畅切换闽南语和英语解说,我突然明白了这座城市的特别之处——它既守望着千年海丝文脉,又驾驭着全球短视频浪潮。
所以,如果说深圳是Tk卖家的“训练营”,义乌是“货盘基地”,那泉州更像是“文化出海特训营”——这里的人更懂如何把祖厝古厝变成带货场景,更擅长用乡音乡情撬动东南亚市场。
也许下次你来泉州,在梧林村看到用稳定器拍红砖厝的年轻人,很可能就是某个百万粉的TikTok主播。而他的一个爆款视频,或许就能让德化某个陶瓷厂的订单排到明年春节。
那天下午,我在西街附近的一家茶座等人。隔壁桌两个年轻人一直在讨论Tk数据,我忍不住瞟了一眼——其中一人的平板屏幕上同时开着三个东南亚直播窗口,另一个人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标着多语种产品标签。
后来和客户喝茶闲聊才知道,泉州藏着一个“Tk出海圈”:他们白天在晋江的鞋都选品,晚上在五店市红砖厝拍素材,凌晨对着东南亚市场直播。有个“95后”团队,靠卖“簪花兔”文创饰品和闽南元素服饰,单月突破四十万美元流水。
为什么偏偏是泉州?
首先,这里太适合拍“文化共鸣”内容。在蟳埔村拍簪花女造型,背景是蚵壳厝民居,东南亚观众一眼认出闽南乡愁;开车半小时到晋江,拍段“南洋老宅探店”,瞬间勾起海外侨胞集体记忆。
更重要的是产业带优势。晋江的鞋服、南安的水暖、德化的陶瓷——泉州坐拥闽南制造业集群的腹地。有个卖家告诉我,他上午在石狮服装城选款,下午就能在泉州工作室搭景拍摄,当晚把素材发给马尼拉的剪辑团队。
但最让我惊讶的是这里独特的侨乡资源。
由于闽南侨乡网络,很多菲律宾、马来西亚侨生回泉州做跨境电商,天然打通了东南亚市场。华侨大学、泉州师院的学生既熟悉闽南文化又擅长外语运营。我见过一个四人团队:晋江人负责供应链,石狮人对接东南亚侨批资源,漳州同学专攻台湾市场,还有个华侨大学留学生做印尼语主播——这种组合出了闽南很难复制。
这里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出海节奏:
· 早晨在丰泽区的茶摊开选品会
· 中午到晋江国际鞋纺城看新款
· 下午在梧林传统村落拍南洋风素材
· 晚上对着东南亚市场直播
· 凌晨和菲律宾团队开复盘会
上周我又去了趟泉州,在晋江机场见到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个年轻人边候机边用手机拍“侨乡寻根vlog”,行李箱上贴着“Tk MCN”的贴纸。看着他流畅切换闽南语和英语解说,我突然明白了这座城市的特别之处——它既守望着千年海丝文脉,又驾驭着全球短视频浪潮。
所以,如果说深圳是Tk卖家的“训练营”,义乌是“货盘基地”,那泉州更像是“文化出海特训营”——这里的人更懂如何把祖厝古厝变成带货场景,更擅长用乡音乡情撬动东南亚市场。
也许下次你来泉州,在梧林村看到用稳定器拍红砖厝的年轻人,很可能就是某个百万粉的TikTok主播。而他的一个爆款视频,或许就能让德化某个陶瓷厂的订单排到明年春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