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铸钢球阀是一种通过旋转球体实现介质截断、分配及流向控制的高性能阀门,其核心技术涵盖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密封性能及驱动方式等方面。以下是其关键技术要点:
1. 结构设计技术
浮动式与固定式设计:
浮动式球阀依赖介质压力压紧阀座密封,适用于中低压(≤1.6MPa)场景。
固定式球阀通过轴承支撑球体,分散流体压力,操作扭矩降低30%~50%,适用于超高压(Class 1500~2500)及大口径工况。
V型球阀:球体带V型开口,可精准调节含颗粒介质的流量,适用于造纸、冶金行业。
2. 材料与制造技术
阀体材质:采用铸钢(如WCB、LCB)整体铸造,耐温范围-46℃~550℃,低温工况需选用ASTM A350 LF2材质防冷脆。
密封面处理:硬密封球阀采用碳化钨堆焊或司太立合金喷涂,表面硬度达HRC 60+,耐磨性提升3~5倍。
3. 密封与性能技术
密封形式:
软密封(PTFE)适用于洁净介质,密封等级达ANSI Class VI。
硬密封(金属合金)通过精密研磨(Ra≤0.2μm)实现双向零泄漏,适用于液化天然气(LNG)等高危介质。
防火防静电:符合API 607标准,火灾时金属支承圈仍能密封,防止静电积聚引发火花。
4. 驱动与控制技术
驱动方式:
手动:适用于小口径、低压场景。
电动/气动:支持远程控制,气动响应时间≤3秒(SIL2认证ESD阀门)。
智能控制:集成PLC/DCS系统,实现流量调节与自动化操作。
5. 特殊功能技术
双阻塞与排放(DBB):阀门全开或全关时,上下游阀座同时阻断流体,中腔滞留物可通过排泄阀排出,提升安全性。
长颈设计:低温球阀采用长颈结构,防止阀杆填料密封失效。
6. 标准与测试技术
执行标准:符合API 6D、GB/T 12237等国际规范,确保质量与可靠性。
压力测试:通过1.5倍公称压力测试,验证阀体强度与密封性能。
1. 结构设计技术
浮动式与固定式设计:
浮动式球阀依赖介质压力压紧阀座密封,适用于中低压(≤1.6MPa)场景。
固定式球阀通过轴承支撑球体,分散流体压力,操作扭矩降低30%~50%,适用于超高压(Class 1500~2500)及大口径工况。
V型球阀:球体带V型开口,可精准调节含颗粒介质的流量,适用于造纸、冶金行业。
2. 材料与制造技术
阀体材质:采用铸钢(如WCB、LCB)整体铸造,耐温范围-46℃~550℃,低温工况需选用ASTM A350 LF2材质防冷脆。
密封面处理:硬密封球阀采用碳化钨堆焊或司太立合金喷涂,表面硬度达HRC 60+,耐磨性提升3~5倍。
3. 密封与性能技术
密封形式:
软密封(PTFE)适用于洁净介质,密封等级达ANSI Class VI。
硬密封(金属合金)通过精密研磨(Ra≤0.2μm)实现双向零泄漏,适用于液化天然气(LNG)等高危介质。
防火防静电:符合API 607标准,火灾时金属支承圈仍能密封,防止静电积聚引发火花。
4. 驱动与控制技术
驱动方式:
手动:适用于小口径、低压场景。
电动/气动:支持远程控制,气动响应时间≤3秒(SIL2认证ESD阀门)。
智能控制:集成PLC/DCS系统,实现流量调节与自动化操作。
5. 特殊功能技术
双阻塞与排放(DBB):阀门全开或全关时,上下游阀座同时阻断流体,中腔滞留物可通过排泄阀排出,提升安全性。
长颈设计:低温球阀采用长颈结构,防止阀杆填料密封失效。
6. 标准与测试技术
执行标准:符合API 6D、GB/T 12237等国际规范,确保质量与可靠性。
压力测试:通过1.5倍公称压力测试,验证阀体强度与密封性能。


